故宫旁的二进院

    宗老师家里看起来人口众多,常年居住之下,细节处小毛病很多,但总体保持的很不错。

    看完了房子,宗老师把林为民和李光复请进了正房喝茶。

    几人在屋里坐着,宗老师家的小孩子们还会趴在窗户的玻璃上朝屋子里张望。

    宗老师起身将几个孩子们撵走,转身朝林为民两人抱歉道:“小孩子不懂事。”

    刚才在看房子的时候宗老师介绍过,这房子不是他一个人的,他家里三兄弟都有份。他今年年过六旬,是家里老大,两位兄弟也没比他小几岁,都有了孙子辈。宗老师最大的孙子现在更是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这次之所以要卖房子,完全是因为家里人口太多。年轻时家里人口少,兄弟之间感情也算和睦,住在一个院子里没什么毛病。

    可现在随着家里人口越来越多,住房条件紧张起来,这么多口子人住在一起难免磕磕绊绊,矛盾日积月累之下已经到了难以调和的程度。

    宗老师是个老派的人,打心底里不愿意分家,可现如今儿孙们闹的厉害,连两个兄弟也很不满,他也扛不住了。

    今天林为民来看房子,他们家里人都有些兴奋,不少人甚至连班都不去上了。

    一方面是因为听说了来看房子的是个大作家,另一方面也是有些期盼房子能赶紧卖出去。

    小辈儿们还指着这笔卖房子的钱分到手里去买楼房呢,那房子可比这老破四合院住着舒服、有面子多了。

    宗老师为人古板、木讷,哪怕有李光复这个中间人在,他也咬死了一口价一万二,任李光复磨破了嘴皮子就是不松口。

    李光复也急了,“哎呦,我的宗老师,没有您这样做生意的啊,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怎么到了您这,一口都不松呢?”

    宗老师言之凿凿,“我可不是漫天要价,我都打听过了,这个要价是有点贵。但我们家这院子规整,主梁用的还都是楠木的,你们买了不吃亏。”

    林为民笑道:“宗老师,话不是您这么说的。我是来买房子的,又不是来买木头的。”

    “就是啊,宗老师,您好歹表示一下诚意,给让点儿。”

    李光复也在一旁附和,两人来回说了几句,宗老师终于动了心思。

    “你们真能买?”

    李光复看向林为民,他点点头,“只要价钱合适,今天就能定。”

    “那我商量商量。”

    宗老师走出了正房,将家里人叫到一起商量。

    李光复低声和林为民说道:“我看宗老师咬死这个价格八成是按着他们家人头来算的。”

    “还有这么算的?”

    李光复给林为民介绍房子,肯定要事先了解清楚卖家的情况,“要不说他这人死板呢?不过这人也算厚道,这价是稍微贵了点,咱们再给他砍砍就成了。”

    两人在屋里等了快半个小时,宗老师才回来,给了一个一万一千块的报价。

    林为民有些意外,眼神看向李光复,见他点了点头,知道这价格应该差不多。

    “宗老师真是爽快!”林为民起身和宗老师握了握手,将这件事定了下来。

    在李光复的见证下,林为民先给宗老师家交了五百块钱的定金,收了字据,约定好过两天去办手续。

    临走前,林为民见李光复拉着宗老师聊了一会儿,等两人出了院子之后,李光复才跟林为民道出了原因。

    宗老师之所以出去了那么久,就是为了统一家里人的意见。

    可家里人口一多,人心不齐,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有人同意降点价便宜卖出去,有人贪心不想降价,大不了再等等。

    最后还是宗老师跟两个兄弟商量了一下,把价格降下来,他们仨老辈儿的吃点亏,把这部分让的价格自己消化掉。

    李光复摇头叹息道:“以前觉着吧,宗老师这一家人老实本分,和和气气的。可现在一看啊,人口越多,事情越乱,心思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