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唱和(三)

 “嗡……”

 陈子明这等铿锵有力的表态一出,满朝文武顿时为之哗然一片,没旁的,概因其之所言实在是太过惊人了些,军令状可不是那么好立的,君前无戏言,真要是改制一事出了点啥岔子,那陈子明就算不因此掉了脑袋,半生英明也必将就此尽丧,这等后果无疑不是那么好承受的。

 “陈大人还请慎言,此乃朝堂之地,非是可儿戏之处。”

 许敬宗可是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打击陈子明之机会的,这一听得陈子明居然敢当庭立下军令状,登时便来了精神,毫不客气地便出言指责了陈子明一句道。

 “许大人说得好,此社稷大事也,岂能如此儿戏哉?”

 殷元同样也不打算让陈子明好过了去,紧着也出言指责了陈子明一把。

 “微臣言尽于此,还请陛下圣裁。”

 尽管许、殷二人言语不甚动听,然则陈子明却是根本不加理睬,仅仅只是冲着李恪便是深深一躬,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态度。

 “嗯,好,子明既是有此决心,朕自当成全,此事便这么定了,卿只管放手施为,有甚差池,朕自担着!”

 变与不变以及如何变的问题,李恪其实早就心中有数了的,之所以会有所犹豫,不过是患得患失的心理在作怪罢了,而今见得陈子明态度如此坚决,李恪也就没再迟疑,毅然决然地一拍龙案,就此下了最后的决断。

 “陛下圣明,微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得李恪这般说法,陈子明紧绷着的心弦立马便是一松,也不给许、殷二人再多言啰唣的机会,紧着便称颂了一句道。

 “陛下,此事……”

 殷元显然没料到李恪会突然拍了板,大惊之余,也自顾不得违逆圣意之嫌,紧着便要出言进谏上一番。

 “远尘不必多言,此事,朕自有主张,卿只管协助子明办理好相关之政务即可。”

 在陈子明观风江南的一年中,李恪基本上是依靠着殷元与来济在打理着朝务,用起来虽也堪称顺手,然则在李恪看来,殷元治政稳归稳,却缺乏机变之能,守成有余,开拓不足,为太平宰相倒是称职,可要以其来主持创新事宜么,却明显力有未逮,能力上比之陈子明还是要差上老大的一截的,正因为此,在政体改制一事上,李恪支持陈子明之意见也就不足为奇了的。

 “陛下圣明。”

 殷元虽是不甘政务大权再次被陈子明所把控,奈何李恪已然发了话,他也不敢再强抗个不休,无奈之下,也只能是恭谨地称颂了一声了事,至于心中到底作何感想么,那就只有他自己才晓得了的。

 “今、明两年内,朝务之重心尽在改制一事上,卿等当各自谨慎行事,务求万全。”

 决心是下了,然则李恪明显还是有些不甚放心,安抚了殷元之后,紧着又出言交待了群臣们一句道。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李恪金口这么一开,诸般臣工们不管心中到底是作何想法,却也无人敢在此际造次,都只能是紧着称颂上一番。

 “散朝!”

 李恪也算是杀伐果决之人,事既议定,也没再多言啰唣,紧着便起了身,径直往后殿去了,一见及此,侍立在侧的内侍监何欢自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忙不迭地嚷了一嗓子,紧追着李恪的身后,也跟着进后殿去了。

 “陈大人,请留步!”

 李恪这么一离开,今日的早朝便算是告了个终了,诸般臣工们也自不敢再在这太极殿里多呆,三三两两地便往殿外行了去,陈子明也自不例外,正与李恒等亲近朝臣们一边说笑着,一边向外行了去,却不料人都还没走到殿门处呢,就听背后传来了一声招呼,循声望去,来者赫然是内侍监何欢。

 “何公公有事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