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不放火(二)

 “陈重,让他们都上来。”

 高志敏等州中属官去后许久,大都督府的官吏们方才三三两两地赶了来,一个个尽皆衣衫不整,更有不少人身上还带着浓浓的酒气,那等邋遢样子,要多狼狈,便有多狼狈,看得陈子明生厌不已,也懒得去多搭理,让陈重将那帮混吃等死的货全都拦在了天井里,直到忙完了大堂的扫洒之后,这才板着脸地喝令了一嗓子。

 “诺!”

 听得陈子明有令,原本凶煞地屹立在堂口处的陈重自是不敢稍有轻忽,紧着应了一声,便即闪到了一旁,任由已聚集在天井中的诸般官吏们腿脚哆嗦地行上了堂去。

 “下官大都督府司马徐原叩见大人。”

 一众邋遢官吏中,为首者是一名年已过了五旬的绯袍老者,这才刚行上了大堂,入眼见到陈子明那张肃然的脸庞,腿脚当即软了,“噗通”一声便跪倒在了地上,语带颤音地行了个大礼。

 “下官(小的)等叩见大人。”

 徐原这么一跪,跟在其后的那帮官吏们自然也就站不住了,排在前头的还能跪在堂口处,排在后头的么,就只能跪在台阶下了,整个场面当即便乱得个一塌糊涂。

 “都免了罢。”

 望着眼前这乌七八糟的一幕,陈子明的眼角不由地便抽搐了几下,真恨不得拿把刀子将这帮子残兵败将全都给砍了,当然了,想一想可以,做么,自然是不能这么做了去,纵使心中再怒,也只能是强压住熊熊的心火,面无表情地便叫了起。

 “谢大人隆恩。”

 见得陈子明声线淡然,似乎并无见怪之意,众官吏们这才暗自松了口大气,噪杂地谢了恩,乱纷纷地就此起了身。

 “诸位都是朝廷中人,于《大唐疏律》应是都清楚的,本官在此就不多罗唣了,以往种种,本官都可不予计较,然,自明日起,若是还有人要背律行事,那就休怪本官不讲情面了,尔等可都听清了么,嗯?”

 虽说从没指望眼前这帮乌合之众能办得了大事,可终归不能没了规矩,尽管陈子明不想玩甚下马威的把戏,然则强调一下官场秩序却还是要的。

 “大人英明,下官(小的)等都记住了。”

 一众官吏们都是临时赶来的,不少人甚至连袍服都没穿齐整,自是不免担心陈子明会下重手处置,而今见陈子明并不准备算旧账,当即全都暗自松了口大气,应答的声音也自比先前要整齐了不老少。

 “记住便好,请圣旨,行交接事宜!”

 冷厉地扫了众人一眼之后,陈子明也自没再多罗唣,挥手间,便已是断喝了一嗓子,自有在身边随侍的贴身书童墨雨紧着捧出了圣旨,一通子忙碌下来,总算是将本就简单的交接事宜办理停当了去……

 时光匆匆,转眼间,已是五天过去了,大都督府就只下了一份公文,指示所属各州刺史不必前来觐见,言称大都督过段时日,自会安排去各州巡视云云,除此之外,再无任何指示,新鲜出炉的大都督陈子明愣是五天不曾走出大都督府一步,更不曾接受并州诸般人等的邀请与求见,谁也不清楚陈子明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啥药来着。

 啥药?其实真没啥,陈子明仅仅只不过是想安稳罢了——就在陈子明抵达并州的次日,“新欣商号”太原分号便已派人送来了紧急密信,黄门侍郎刘洎一举越过于志宁、张玄素两位散骑常侍,成了新任之门下省侍中,再算上中书省也已是由李泰的支持者岑文本在管着,李泰回京的瓶颈已被打通,长孙无忌那头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找理由提议让李泰归京,在这等敏感时分,作为李恪背后最大的靠山,陈子明只能也必须稳住阵脚,只要他本人不出事,那便可遥遥镇住京中之局势,所谓宜静不宜动,便是这么个道理。

 “冤枉啊,冤枉啊,小人要伸冤啊,求青天大老爷给小人做主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