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婿谈心

 躲是肯定躲不过去了的,该面对的终归须得面对,尽管一路走一路想着,办法想了一个又一个,可真要说到把握么,却是半点都欠奉,没旁的,跟一个护犊子的父亲讲道理,难度实在是太大了些,而太宗明显就是这等性情中人,一旦牛脾气来了,那是谁都拿其没辙的,满天下里也就只有魏征一人能镇得住太宗的牛脾气,偏偏魏征已逝,陈子明实在是不以为自己在太宗心目中的地位能跟魏征相提并论,哪怕他眼下就当着魏征当年曾担当着的职位——门下省侍中,干着的就是规谏的活计,奈何威望远不及魏征,资历也不及魏征,最为要命的是他陈子明还是太宗的女婿,不管怎么说,孝道还是得讲的,如此一来,太过刚硬的话语显然就无法说出口来,形势显然已是严峻到了极点。

 “微臣叩见陛下!”

 宫中的道路虽不算短,可终归有走完的时候,哪怕依旧未能想到稳妥之方略,到了地头,终归须得去面圣,只是方才刚一从承庆殿寝宫的屏风处行将出来,陈子明的脚下不由地便是微微一顿,无他,只因太宗赫然正盘坐在龙榻上,神情淡然而又随意,浑然没见半点召见重臣应有之肃然景象,倒像是见家人般随意,一见及此,陈子明的头顿时便更大了几分,可却又哪敢带到脸上来,只能是疾步抢到了榻前,恭谨万分地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子明不必多礼了,平身罢。”

 一见到陈子明已至,太宗的脸上立马浮现出了和煦的笑容,很是随意地虚抬了下手,就此叫了起。

 “谢陛下隆恩。”

 太宗越是和颜悦色,陈子明的心头便越是发沉,道理么,很简单,礼下于人者,必有所求焉,今,太宗不摆帝王的架子,明显就是要端出泰山大人的架势了,如此一来,陈子明就不再是负责规谏的重臣,而是女婿,泰山大人有吩咐的话,身为女婿,抗辩的能力明显就弱得可怜了的。

 “子明,来,扶朕一把,一道去御花园里走走。”

 果然不出陈子明之所料,太宗就纯然当自个儿是老丈人,轻松写意地便吩咐了一句道。

 “微臣遵旨!”

 明知道太宗这是要硬的不行来软的,可人在屋檐下,却也容不得陈子明不低头,纵使心中有着再多的嘀咕,这当口上,陈子明也不敢有丝毫的流露,只能是恭谨地应了一声,一个大步抢上了前去,搀扶着太宗下了床,翁婿俩闲扯着便出了承庆殿,一路缓步地便到了御花园之中。

 “子明啊,你看那夕阳可有多美,只可惜却是近了黄昏,再美也不过瞬息间事耳,朕都已是快五十的人了,每每一看见夕阳,总有着无穷之感慨,唉,朕是老喽。”

 太宗倒是不曾一上来便道明主题,而是由着陈子明搀扶着,在御花园里好生逛荡了一番,时不时地就那些花花草草扯上几句,也算是融洽一下翁婿之情,然则到底是心有牵挂,走着走着,太宗突然顿住了脚,抬头望向了天边绚烂的夕阳,语气萧瑟地便感慨了起来。

 “陛下此言差矣,您正值春秋鼎盛之年,如日中天之势,四海绥靖,万邦来朝,开历朝历代未有之先河,功业千秋,古之圣贤亦有所不及也,为我大唐千万百姓之福祉,您自当寿比南山才是正理。”

 陈子明平日很少说奉承话,可并不意味着他不会说,真要说起来,那断然不会比那些专事溜须拍马的人差,这不,顺嘴一扯,便全是好听之言。

 “哦?哈哈……,想不到子明这等实诚人也会拍马屁,罢了,这马屁不错,朕生受你了。”

 在太宗的印象中,陈子明从来都是踏实肯干的主儿,却没想到陈子明说起奉承话来,也是一套套的,自不免便为之愕然了一下,可紧接着便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陛下明鉴,微臣所言句句是实,断不敢虚言以欺君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