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二)

 “来人,传膳!”

 房玄龄这么负气一走,长孙无忌也自不好再留,安抚了李泰几句,也就跟着走了人,禁闭的小院自也就恢复的平静,所不同的是李泰的心情却已是由郁结转为了兴奋,这不,两位宰辅方才刚离去不久,他便已是激动地拍了下几子,中气十足地断喝了一嗓子。

 “殿下,司徒大人请您善自保重,万事当心,外头的事,自有他老人家会去张罗。”

 李泰虽是被禁于主院中,可待遇上却并不差,这么一声令下,自有负责保障其饮食的宿卫军中人紧着便将一道道菜肴送了上来,其中更有一人趁着靠近李泰之际,压低了声音,飞快地提点了一句,而后,也没等李泰有所反应,便即头也不回地退出了厅堂。

 “保重?嘿,哈哈……”

 李泰并非痴愚之辈,恰恰相反,这厮大智慧没有,小聪明却是不缺的,只略一愣神,便已完全领悟了长孙无忌态度更易的根由之所在,忍不住便得意地放声大笑了起来……

 “老爷,柳爷处来了急信。”

 酉时末牌,用过了晚膳之后,陈子明照例又去了内院书房,方才刚落了座,就见墨雨已是捧着枚小铜管抢到了文案前,低声地禀报了一句道。

 “嗯。”

 一听是柳如涛送来的急信,陈子明也自不敢轻忽了去,轻吭了一声,紧着便接过了小铜管,熟稔已极地拧开了其上的暗扣,从内里倒出了卷写满了字的密信,飞快地过了一遍,眉头立马便是一皱,无他,概因那上头写着的正是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去魏王府问讯的诸般情节。

 果然如此!

 尽管早就料到长孙无忌可能作出的选择,可待得真知晓了其诸般行事,陈子明还是不禁为之心头一沉,面色当即便凝重了起来,可也并不觉得有甚奇怪的,无他,政治这玩意儿从来都是如此,不会有永远的敌人,也不会有永远的朋友,有的不过是永恒的利益罢了,在天大的利益面前,啥廉耻之类的,根本就不值一提。

 事情显然是有些棘手了——光是长孙无忌手中握有的实力便已是不小,其若是再联络上杜楚客等一干原本支持李泰的朝臣们,朝堂大局还真有着反转之可能,哪怕陈子明这一头全力以赴,也未见得能挡得住如此多顶级朝臣的联手之势,事到如今,摆在陈子明面前的选择已是不多了的!

 “备车,去勋国公府!”

 陈子明皱着眉头沉思了良久之后,终于有了决断,但见其眉头一扬,已是声线冰冷地下了令。

 “诺!”

 一听陈子明此令,墨雨脸上立马浮现出了讶异的神色,不过么,却是不敢多言罗唣,恭谨地应了一声,便即退出了书房,自去安排相关事宜不提……

 “舅父,如今朝局迷乱,实是令人忧心不已,不知舅父可都有甚打算否?”

 戌时三刻,勋国公府的书房中,一身便装的勋国公殷元眉头微皱地高坐在上首的几子后头,下手位处,同样一身便装的陈镇面带愁容地出言求教了一句道。

 “嗯……,尔既知迷乱,且就坐看风起云涌好了。”

 殷元自己也正在为看不清时局而头疼着呢,又哪能有甚高见可以指点陈镇的,只是又不好自承能力不足,只能是故作高深地含糊着。

 “舅父高见,只是我勋国公一脉素来紧跟东宫,如今其既倒,后头的事怕不是坐看便可保得无恙的,若是有人要秋后算账,那后果恐有不堪啊。”

 陈镇显然对殷元这等看似老成持重、实则是坐以待毙的观念不甚满意,尽管不曾直言其舅之过,可言语间却明显透着那么个意思。

 “那依你看,又当如何?”

 殷元对陈镇这个已分家另过的侄儿一向视若己出,也很是欣赏陈镇白手起家之能为——十年而已,便已从区区从九品下的小军官逐级晋升到了正五品上的郎将之位,真论起来,绝对算得上朝堂的后起之秀,尽管跟陈子明那个妖孽无法比,可也已是开唐以来少有的升迁速度了的,除了一开始或许有借助勋国公府的力量之外,后头的晋升可是全都靠着沙场搏杀而来,而这,正是殷元最为欣赏陈镇之处,他也很是乐意听听陈镇对朝局又能有甚出人意表的见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