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与2500万

 现今发现论及哥窑最早的文献当推明代陆深《春风堂随笔》。

 而现在流传于世的哥窑经典器大多源自清宫旧藏,由于这批器物与古文献中的记载的哥窑特征不符,而且没有考古资料佐证,因而造成了中国陶瓷史上最大的悬疑。

 我这件物品就是从清宫旧藏中流传下来的,因为它不符合大部分哥窑的特点,所有价格不高,甚至有人认为是仿品。”

 “好的,我们感谢马先生的点评。接下来我们看第四件物品。”

 “4号物品,明永乐青花阿拉伯文无当尊,200万。”

 “5号物品,清同治粉彩草虫花卉盖碗,1万。”

 “6号物品,清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春寿宝盒700万。”

 “7号物品:清光绪元宝江南省造库平七钱二分银币180万。”

 “8号物品,战国秦半两钱一枚,210万元。”

 “9号物品,明代翡翠手镯一对,400万。”

 董淑的声音十分激动:“两位真是棋逢对手,我没有想到连续六件物品,两位都答对了,而且价格竟然都一样,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顾南海故意咳嗽几声,有些不耐烦。估计他自己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场面。

 我倒是很淡定,证明顾南海也是一个有见识的人,跟这样的对手比起来才有意思。

 不过,我也没有想到连续那么多次都一样,看来这个比赛越来越有意思。

 “第十件物品,请高先生先揭晓答案。”

 我翻开答题板:民国居仁堂粉彩花鸟瓶一对,1.5万元。

 我看到顾南海脸上的表情很惊讶,似乎感觉自己看错了。

 “下面请顾先生揭开答案。”

 顾南海的答题板上写:清雍正粉彩花鸟瓶一对,2500万。

 我脑子顿时“嗡”的一下,价格为何相差那么大。

 是我以偏概全看错了,还是顾南海打眼了。

 现场顿时完全沸腾了,甚至还有不少观众直接站起来,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董淑大惊,她看了看顾南海,又看了看我:“这次顾先生和高先生的答案相差很大。请双方再次检查是否拿错答题板?”

 我脑海里再次浮现出我看到的物品部分,没错,我相信自己。

 “主持人,我坚持我的答案。”

 顾南海说:“主持人,我也坚持我的答案。”

 顾南海说话的声音明显弱了,很明显他心虚了。

 我们双方都确定自己没错,场下的观众瞬间炸开了。

 “价格相差太大了。”

 “他们两人肯定有一个人打眼了。我认为是顾先生对了,毕竟他看了两个部分。”

 “只看物品的一部分,还是鉴别不出来。高先生可能失误了。”

 观众大部分都支持顾南海。我又看到他的表情舒缓很多。

 不过,即便全场的观众都支持顾南海,我还是相信我自己的眼睛!

 董淑迟疑片刻继续说:“双方都相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那我们先来问问双方是如何鉴宝的?”

 董淑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顾南海:“顾先生的价格比较高,而且顾先生是看到了物品的两个部分,我们先问问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