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仪仗

 “是啊, 人在情急之下,会爆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大理寺官员赞同地点头,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宸王妃的欣赏:“正是因为如此, 才让人对王妃的义举所动容。”

 明寄远微笑点头:“舍妹自小在道观长大, 受仙长教养, 性格纯善,哪里能做到见死不救。”

 大理寺官员闻言,感慨良久,不愧是明家人,无论男女, 品性都如此高尚。

 难怪近来私下总有传言说, 宸王自从与明家女定亲以后, 上进许多, 看来的确如此。

 “明家, 高义。”他朝明寄远拱手一揖, 方才转身离开。

 明寄远看着他离去的背影, 理了理袖摆, 在吹捧妹妹这方面,他是认真的。

 “寄远。”大理寺卿走到明寄远面前, 把一份卷宗交给他:“这些是大理寺历年来的一些案件记录, 你空闲了就拿去看看。”

 “是,大人。”

 “对了, 今夜我要去内阁机要处值守,你随我一道去。”大理寺卿语气温和:“值守的官员大都与你相识,切莫紧张。”

 “谢大人!”明寄远深深作揖,他不是傻子,上锋带他去内阁机要处值守, 意味着上峰要开始重用他。

 内阁机要处地位特殊,非帝王信任重臣,不能插手内阁机要处的事务。

 整个天下,无数政令都要经过内阁机要处成员无数次争吵,才得以颁发。

 像他这种资历浅的年轻官员,能被上峰带去此处值夜,已是抬举。

 内阁机要处,建在朱雀门内西侧,为防止重蹈前朝“一锅端”覆辙,每夜各部门只会安排两名官员值守。

 坐在大理寺赶往内阁机要处的马车上,明寄远挑起车窗帘子,往外看了几眼。

 “时间过得真快,十几年前,我还是个五品郎中。夜里,百姓无比紧闭门窗,不敢高声语。”大理寺卿叹息一声:“陛下登基后,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即使是夜里,也是一片繁华之相。”

 明寄远放下帘子,抬首看他。

 “繁荣得来不易,当我们这一辈老了,怕是不会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劫难。”大理寺卿直接用“劫难”形容显德末年的那些事,可见他对先帝十分不待见,甚至敢当着其他官员的面说出来。

 “人老了,就爱多话。”大理寺卿笑了一声:“你别放在心上。”

 “大人的心意,下官明白。”明寄远肃着脸:“我辈亦当如此,以护天下百姓安宁为己任。”

 大理寺卿脸上露出笑,伸手拍他肩膀,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年少有为,年少有为。”

 “那些老牌世家虽然已经没落,但破船也有几斤钉,这次的判决能顺利下来,全靠上面有人出了手。”大理寺卿靠着马车壁,老神在在:“你觉得会是谁?”

 明寄远摇头。

 “是宸王。”大理寺卿感慨:“对宸王而言,拉拢世家比得罪他们更有利于他,但他选择了为平民做主。”

 鉴于宸王是自己的妹夫,明寄远没有开口接话。

 “其实我也有些意外,宸王会选择出手。”大理寺卿观察着明寄远的表情:“也许,我们以前都误解宸王了。”

 明寄远扭了扭腰,被误解的是宸王,大人这么看着他,是什么意思?

 “寄远啊,你回去劝劝令尊,多看看宸王的优点与长处,总归是自家女婿,对不对?”

 好家伙,绕了这么大一个圈,竟然是在这里等着他。

 关于父亲讨厌宸王的谣言,究竟传得有多离谱,竟然连他的上峰都来劝和?

 “宸王,其实是个好孩子。”

 明寄远默默瞥了眼上峰,三年前,这位还说过宸王任性妄为,现在就变好孩子了?

 宸王醒来时,天光已大亮,扭头见床的另一半空荡荡,他揉着额头坐起身:“来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