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心中

 “全观上下,有近百位弟子。”

 “然而数十年前,敌寇入侵,华夏大地战火四起,生灵涂炭!”

 “这些常年避世修炼的道士,选择放下手中的拂尘,拿起shā • rén 的剑,全部下山而去!”

 “这张照片,也是八仙宫的道士们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当年下山之前,八仙宫道长留下一句话。”

 “回,则盛世来临。”

 “若不回,那便不回吧!”

 “若是修道不能救苍生,那还有什么意义!”

 听见这话,老子也忍不住露出一丝惊容。

 他当年之所以弃官而去,西出函谷关。

 就是因为周王朝衰败,面对诸侯国争霸无力制止。

 导致战乱不断,百姓受苦。

 老子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主张。

 然而周王室迫于战乱,早已无暇他顾。

 老子的才华得不到认可,最后只好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而苏辰所言,无疑触及到老祖宗这段悲伤的回忆。

 虽然苏辰没有展现出后世战乱的画面。

 但仅凭战火四起,生灵涂炭这几个字,老子也能想象其惨烈。

 老子的目光,凝聚在照片之上。

 站在最前面的道士,已经有六七十岁。

 而站在后方的,还有面带稚气,看上去不过十几岁的孩童。

 这些人在国难来临之时,没有选择避世不出,而是仗剑下山!

 这一行为,明显不符合道家教义。

 但当年的老子,在目睹周朝百姓罹难之时,又何尝能保持平静?

 苏辰看着老子的表情,等这位老祖宗从回忆中醒转过来,才又接着说道。

 “照片拍完后,八仙宫的山门,整整关闭了九年!”

 “这九年间,八仙宫道士有的上了前线,有的在后方救助苦难的百姓。”

 “而九年之后,八仙宫门重开。”

 “可是当年下山的近百位道士,却只剩下了两人……”

 苏辰说到这儿,忍不住长叹一声。

 而屏幕前的华夏观众,也齐齐动容。

 这个世界历史断层,虽然如今的华夏没有道门存在。

 但这段血淋淋的历史,却是深刻在每一个人的记忆中。

 国难面前,无论是道是俗。

 都只剩下一个共同的身份。

 华夏人!

 若修道不能救济苍生。

 那修来又有何用?

 苏辰的声音接着响起。

 “八仙宫,并不是那场浩劫里面,唯一选择出世的道门!”

 说完一句,苏辰手一挥,画面再次一变。

 画面之中,山峰险峻,草木茵茵,云遮雾罩。

 有不少华夏人,立刻就叫了起来。

 “这不是茅山吗?”

 “没错!这就是茅山!我就住在山脚下面!”

 “咦?这山上怎么多出这么多寺庙,以前没见过啊?”

 “什么寺庙,你没听苏辰之前说吗,这叫道观!”

 “苏辰究竟在哪见过这些道观,为什么我一个本地人都不知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苏辰出现之前,你们知道华夏那些老祖宗吗?”

 “就是,我苏神说的,肯定就是真的!现在不存在,不代表以前不存在!”

 “都别闹了,先听听苏辰这么说。”

 在华夏无数目光的注视下,苏辰缓缓开口。

 “当年敌寇入侵之后,茅山便成为了抗倭根据地。”

 “从那时候开始,茅山的道士们就放下了清修,转而开始传递情报,替战士购买药物,筹集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