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学医

 “你是小芬,是不是?20多年了模样全变了,走在大街上都不一定能认得出来!”

 说完便从躺椅上站了起来,拉着郑母的手仔细打量起来。

 郑母赶忙说道:“四叔,我是是您侄女小芬呀,这么多年不见,您身体挺好的吧?”

 ……

 两人说了半天话,最后郑母又把郑镇东介绍给王彦辉,并说了郑镇东学医的事情。

 王彦辉笑呵呵的答应了,然后让王浩然去屋里,拿出了几本书交给郑镇东。

 知道郑镇东平时要上学,对他说平日里没事翻开看看,以后每个月来一次,考察他的进度。

 看郑镇东小心翼翼地把书收好,王彦辉便安排家人准备饭菜,要留郑家母子吃晚饭。

 郑家母子二人赶忙推辞,说家里还有个小的,需要人照顾呢,等有时间了,带着她来看您,王老爷子这才作罢!

 母子二人告辞后,离开王家小院,再次路过协和医院的时候,郑镇东东不禁想到这协和医院的前世今生。

 协和医院是1921年,世界首富、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之子小洛克菲勒(.)乘坐邮轮跨越太平洋,历时一个多月来到了他心心念念的Z国。

 他此行的目的,是出席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创办的协和医学院的开幕典礼。

 小洛克菲勒是Z国清代瓷器的狂热收藏者,为了收藏银行家J·P·摩根(nSr.)生前的所有中国花瓶,甚至向父亲贷款。

 或许是出于“Z国情结”,洛克菲勒基金会做出了成立以来最大的拨款,也成就了今天中国最负盛名的医院——京城协和医院。

 京城协和医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2年。

 当时,英国基督教传教士雒魏林在京城东交民巷创办了第一所西医院——京城施医院。

 雒魏林创建了完整的医疗体系,双旗杆医院开展了内科、外科、眼科、皮肤科等多科室的诊疗工作。

 从官员到乞丐,各个阶层的人都是他的病人。

 他建立的病案管理制度在60年后,被协和医院发扬光大,成为“协和三宝”之一。

 雒魏林回国后,医院移址米市大街,因新院区门口有两个70英尺高的旗杆而得名“双旗杆医院”。

 &0年庚子国变后,双旗杆医院被焚毁,只剩下了那两根高高的旗杆。

 &1年,Z国医生李小川协助重建了医院。

 &6年,鹰国伦敦会、丑国长老会和丑国圣公会等6家教会联合创建了京城协和医学堂,联合的英文单词“Union”就是“协和”二字的来源。

 医学堂得到的第一笔捐赠来自慈禧,共计白银一万两,相当于1400英镑。

 而之后另一个捐赠者送出了1600英镑,他就是医院的常客,大太监李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