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搞科研还喜欢...

 两人对视。

 距离甚远。

 彼此之间居然看了长达两秒钟。

 但这已经不短了。

 要知道。

 余天看别人的都是一扫而过,不过堪堪零点几秒。

 徐先华心中一惊。

 暗想。

 不是吧...难道我老徐就是今天的幸运之子?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我老徐运气会这么好吗!

 但他不知道的是。

 幸运之神今天必将降临在他的头上。

 今晚。

 余天将是他的幸运之神!

 “好!”

 余天总算等到了徐先华。

 收回目光,心中窃喜,大声说道,“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已经等不及了。既然如此,那我现在就说出我所谓的‘苛刻条件!’”

 快说吧。

 再不说都要急死了。

 话音落下。

 所有电子系的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翘首以盼。

 谁不希望加入新科?

 谁不希望获得一百万的研发资金以及所有设备扶持乃至专业团队?

 做梦都不敢这么做。

 这种感觉,远比当场抽取什么彩色电视机一等奖的现场还要让人激动一千万倍!

 “但是别着急,为了公平起见,我决定让大家先把自己的生辰年月写下来,只要生辰年月,不要姓名啥的!副校长,麻烦您组织一些人,帮我发发纸条,收拢一下这些信息。”

 啥?

 余天这话是啥意思。

 从来没听说过哪家公司招人还要看生日信息的,这不是扯淡吗?

 副校长当然不会拒绝。

 别说身份信息,就是整个家庭信息都行。他特别希望学校里能有个同学加入新科。

 因为。

 眼下这一百万已经成真了。

 不难想象。

 这件事如果宣扬出去的话,一定会给他们交大的建校历史上再添上一笔美谈。

 多么值钱!

 我们交大的学生值一百万!

 这可是1983年的一百万,就算是国外的什么常青藤恐怕也比不上吧?

 他马上吩咐人下去组织。

 不大功夫,纸条便发到了每个人的手中。

 徐先华也有一个。

 尽管不知道余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写下了自己的生辰年月,1960年8月20日。

 很快。

 大家都写完了。

 趁着收拢纸条的功夫,学生们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这是啥意思,余老师还信宿命论吗?”

 “不是看生辰日期选人吧,我甚至觉得有些儿戏。”

 “可别这么说,有的老板就是信这个,你们不知道吗?”

 说什么都有,但说什么都没用。

 因为最终的决定权,全都在余天的手里。

 “余老板,好了。”

 所有纸条都装在箱子中,副校长对余天点点头。

 他也迷茫着呢。

 其实他心里有几个人选,都是交大电子系的佼佼者,甚至还有去年的应届毕业生,其中就包括徐先华。

 但现在看来。

 这个姓余的老板根本没考虑什么学业牛不牛逼。

 不管了。

 先看他怎么说!

 “谢谢。”

 余天谢过副校长,随即转头对同学们说道,“我这个人呐,除了喜欢搞科研以外,还有个好习惯,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