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羽绒服销售的讨论

 “天哥!”

 蛤蟆在一旁问道,“工厂建设完毕,咱们是不是也该投产了?如今已是中秋时节,再过一个多月,咱们这儿可就要下雪了。”

 说到正题,余天正有话要嘱咐。

 他先敬了大家一杯酒,随后道,“羽绒服也好,棉服也罢,咱们肯定是要生产的。想必二狗哥和老苟哥关于原材料的问题已经彻底办妥了。那么接下来,咱们只等工厂建设完毕,便立刻招募女工,正式投产。老范这边也不能闲着,让你们的工人不要懈怠,咱们要全心全力,加班加点,大战一个月!”

 一个月?

 假设余天新建的工厂招募一百女工的话,加上范大华的工厂,那就有将近两百个女工。

 上次制作大批量幸子衫的时候,仅仅用了十天。

 这次要是加工一个月的话,余天这是要弄出多少羽绒服来?

 苟爱民听得直皱眉头,摆手劝说道,“老弟,我知道你现在是志得意满。刚才你说在京城赚了十万块,我们也是替你高兴着呢。但一码归一码,咱们春城不比京城,消费能力远不如人,你这次若是孤注一掷大批量生产的话,到时候万一卖不出去,挤压成山,该如何是好?”

 不止是他担心。

 话音落下,范大华也抢声说道,“兄弟,老苟大哥说得没错。你想想,上次幸子衫其实算是咱们占了个先机的便宜。那是火遍大江南北的潮流款。诶呀,难不成你又知道了什么新的电视剧,里面也有人穿羽绒服?”

 这一点倒是没有。

 余天摇头笑道,“什么都没有,这次凭的就是我的个人理解和对市场的判断。还有谁要发言?二狗哥,你说说你的看法吧。”

 二狗子是有远见的人。

 但此时的他,也无法赞同余天全力生产羽绒服的事儿。

 “一个月的话...”

 他低头摆弄手指算了算,“算上加工费,材料费,工人费,水电费,没有个十五万都下不来,这可不是随便就能决定的。不过我觉得,倒是有一点可以值得注意。我说出来,大家不会介意吧?”

 聪明人会照顾别人的想法。

 二狗子在义城自诩聪明,眼高头顶。但在这儿,大家都是兄弟,都是哥们,他说话时还是会多多考虑别人。

 “说就是了,哥们之间谁能埋怨?”

 “二狗,但讲无妨。”

 “好!”二狗见众人没啥意见,便说道,“我是这么想的。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刚才也在余天去京城销售电子表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启发。我认为咱们不该老是用一些老旧的手段去搞销售,比如传统的地摊等等,这样效果虽好,但无论人力还是财力,都是消耗巨大的。我觉得咱们应该推陈出新,想想别的方法,或许就有那么一条计策,可以将咱们未来要制作出来的大批量羽绒服倾销出去。”

 他点了题。

 余天听得,微微点头表示赞许。

 在想点子这件事儿上,别人都不行,只有二狗子有独到的见解。

 “不错!”

 余天赞许地看了二狗子一眼,又对众人道,“刚才二狗哥所说的话,就是我想说给大家听的。记住,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我现在就说说我的想法,你们大家一起听听,看看哪儿还有值得更改或者补充的地方。”

 张阿伟嘿嘿笑道,明明很欠揍的表情却还要努力装做一本正经,丝毫不介意陈牧的鄙视。

 酒馆内灯火昏暗。

 坐在对面的陈牧,此时却是一副精神恍惚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