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问姓名

 余天夸赞李青云很通人情,客气和老丈人告别之后,他找了个地方打给义城,想问问王东岳什么时候过来。

 “明天一早,我和二狗子准时过去!”

 王东岳接起电话很是兴奋。

 “行!”

 余天回答道,“明早见,到时候我给你们接风洗尘,你俩以后就负责帮我弄好厂子的管理经营以及销售。”

 定下时间,余天前往位于省城郊区的工厂。

 工厂现在处于荒废阶段。

 原本属于老扁的女工们全都领了工资解散了。

 “天哥。”

 蛤蟆一直在这儿看着,见余天过来,他迎上去急迫地问,“咱们这什么时候做起来,要不要再去找苟厂长定制一些棉布,再弄一批幸子衫啥的?”

 幸子衫已经彻底流行起来,喇叭裤也是如此。

 不过随着制作的工厂越来越多,现在市面上的售价已经很低了。

 最初。

 余天卖30左右一件,相比于现在的8块钱一件,足足多赚4倍。

 8块钱属于薄利多销,根本没有太大的利润。

 况且市场上已经呈现饱和状态,再制作的话,只能是赚些小钱,达不到暴富的期望。

 “你听过羽绒服吗?”

 余天直接问蛤蟆。

 羽绒服这个东西,在80年代还没人这么叫。

 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大家穿的都是棉花制作的军大衣。

 军大衣保暖性一般,本身又很重。

 蛤蟆自然不知,连忙摇头。

 “羽绒就是用鸭绒或者鹅绒填充到布料里面。”

 余天又给蛤蟆解释了两句。

 “那能暖和吗?”

 蛤蟆认为最好的最保暖的就是棉花,其他的都白扯。

 “哈哈哈!”

 余天笑了笑,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等王东岳和二狗子来了以后,我会给他们制定出一套方案来,咱们先行收购一些棉花,配合一些鸭绒鹅绒制作成品出来,到时候好好再火一把。”

 他现在手里的资金还有20万左右。

 这些钱,他打算在春城做最后一笔大投资留下十万,剩下的十万要去京城。

 囤积购买羽绒材料是一方面。

 在国贸大厦楼下先买下三四间店铺,作为自己的销售场所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除此以外。

 他还准备了两万元的活动经费。

 为的就是之前和门小美说过的‘杀鸡儆猴’。

 又和蛤蟆聊了一会儿之后,他吩咐蛤蟆明早去火车站接王东岳和二狗子到自己家别墅,随即返回县城,到了小楼。

 “明天搬家!”

 他吩咐余爽,“二哥,明天把织袜机都搬去新工厂,女工们也都过去,以后咱们就在那儿发展!”

 嘱咐完毕。

 他又和门小美一起去了国贸大厦,研究起店铺的价格来。

 “你姓余是吧?”

 国贸大厦楼下本来就有几个铺子出售,其中一个老板和余天见了面后,没谈价格,反而是直接问起姓名来。

 张阿伟嘿嘿笑道,明明很欠揍的表情却还要努力装做一本正经,丝毫不介意陈牧的鄙视。

 酒馆内灯火昏暗。

 坐在对面的陈牧,此时却是一副精神恍惚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