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产品自己体验

 新楼换旧楼,看样子是杨岩亏了,实则不然,他建的新楼,楼层很高,其实占不了多少地,而旧城区的房子,普遍是两三层的小楼,平房也有,最高顶多四五层,当老城区的人全部离开,这些地可都是杨岩的了。

 居民得利,杨岩也得利,这才是双赢。

 况且这些地本身就不是云城相关部门的,他们一样没有损失,还提高了经济成绩,妥妥的三赢啊。

 但有一条,就是云城相关部门失去了大量土地的控制权,因为云城的部门根本拿不出钱来搞基础建设,所有的基础建设全部由阳光集团出资建设,而相关部门就需要拿大量土地作资清还阳光集团的债务。

 这并不代表云城相关部门会亏损,他们的这些土地,原本就是用来卖给其他企业,或者当白送,拉动投资用的,只是这些地被阳光集团接收,而阳光集团就是来搞投资建设的。

 转了一圈,用阳光集团的钱,做阳光集团的事,云城的相关部门,捡现成的就行了,虽说税收比例少了,但架不住阳光集团家大业大,如果以正常来算,明年他们的税收,将是今年的五倍以上,并且每年一个大台阶。

 “公务人员的搬迁就需要周书记动员了。”

 周扬海道:“这个你放心,我们云城绝不会拖你后腿。”

 杨岩点头笑道:“等路通到省城,各类家电工厂也差不多开工了,产品也能在这个时候,顺利送往魔都销售,听说家电在京都和魔都,都相当抢手,如果能在这次打开销路,云城计划也算成功了第一步。”

 周扬海想到了企划书中的规划,道:“我对杨总的产品还是很有信心的,我家里用了些你公司的产品,比如抽油烟机,摩托车,质量都不错,买回来还没有坏过。”

 杨岩道:“不是我的产品质量不错,是大熊国的产品质量不错,这些生产线可都是从熊国拉回来的原装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肯定适合目前龙国的消费水平,关键还要看未来,阳光集团的研发能力,是不是能生产出新的产品。”

 周扬海道:“杨总对自己的企业没有信心?”

 杨岩道:“有点,但不是很大。”

 周扬海沉默着没有说话。

 双方对于信心这件事,理解有误差。

 杨岩的意思是,未来在国际中竞争,信心不足。

 周扬海理解的是在龙国竞争力不强。

 看周扬海的脸色有些沉重,杨岩笑道:“周书记,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还没和你说。”

 “什么!”周扬海立刻问道。

 “马上我买的那条汽车生产线就回来了,到时候我们云城就能生产汽车了。”

 “汽车!”周扬海倒吸一口气,道:“杨总,你不会骗我吧?”

 杨岩道:“我像是会骗人的人吗?”

 周扬海道:“如果你真能生产汽车,还说自己对未来没有信心?”

 杨岩道:“这两件事不可混为一谈,总之,等汽车产线装好了,看看质量再说吧,以前我去米国观察到,他们那的汽车相当便宜,不到一万米刀就能买到,而同样的汽车送到我国来卖,价格几乎能涨到三四倍,非常不合理。”

 周扬海道:“是啊,谁让人家比我们先发展呢。”

 杨岩道:“所以现在正是我们奋起直追的时候,这些虽然都是从熊国买回来的技术,但阳光集团也算有了自己的工业底子,如果能从这个底子出发,总不至于被欧美国家拉的过远。”

 “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从别国买回来的技术,总有落后的一天,我不能做吃老本的事,在吃透别人技术的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研发出自己的新技术,这也是我信心不足的原因。”

 周扬海拍了拍杨岩的肩膀,道:“杨总不必妄自菲薄,你如今的成就已经比绝大部分人都高了,接下来只需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至于成不成,那是后话,问心无愧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