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儿上学的路上

 没有办法,李青梅只好在那份不平等的协议下签了字。

 当然她也可以不在那协议书上签字,只要她回到“红楼”继续“上班”就行了。

 但是,这对于她来说,是比她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小商店更为致命的损失――这将会损失她一生的尊严和名誉!

 签完了字,她便背着女儿,回到了小街的家。

 望着家徒四壁的家,李青梅便抱着小鱼儿伤心地哭泣起来。

 看起来,在这座城里已经生活不下去了。

 李青梅一边哭着一边收拾着东西,准备到“黑鹰山”去投奔自己的舅舅王光华了。

 第二天,李青梅赶车到了城西北的长途汽车站。

 然后赶了长途汽车到了“云峰山”下,再从“云峰山”坐三轮车到达了“黑鹰山”。

 舅舅的家还要从三轮车“车站”走泥巴路过去约十里路。

 几经辗转,最后终于来到了一处被斑竹和楠竹林掩映着的一座土墙的草房。

 李青梅一到,无儿无女的舅舅和舅妈倒是十分的高兴,见到小巧可爱的外侄孙女,夫妻二人倒是爱不释手。

 第二天,舅妈就对李青梅说:“你们两娘母到我这穷乡僻壤来我倒是没有什么,就怕的是你们从城里来,长期呆在这几年还去不了城市的老山旮旯里会不习惯啊!还有,这穷山里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有时候一个月两个月还见不到一点荤腥,就怕小鱼儿的身体遭不住哟!”

 李青梅流着泪说:“舅妈,你这能收留我娘儿俩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只要能够活命,这就比什么都强。至于生活差一点,没关系,只要我们勤劳一点,养一点鸡鸭鹅,喂一两头猪,我想生活还是应该能得到改善的。”

 “嗯,都被从城市逼到山乡来了,可见,你也的确是很难了。以后,你就好生地跟着我们学一学山上的农活,再到其他地方开垦一点荒地,这样,也许我们一家四口还能活出来。”

 “舅妈,我一定好好地学习种庄稼。谢谢你和舅舅收留了我们。”李青梅抱着舅妈又是一阵哭泣。

 就这样,从第二天开始,李青梅便背着“小鱼儿”开始下地种庄稼。

 有时候“小鱼儿”由舅妈背着种庄稼。

 这样,一年下来,一家四口到了年底,也便有了“过年猪”来杀了。

 就这样顺顺当当、平平安安地过了四五年。

 到了“小鱼儿”满了七岁多的时候,要读书了。

 李青梅便把“小鱼儿”送到了离家二十多里地的“黑鹰山”半坡头的“半坡小学”去读一年级。

 那“半坡小学”很远,尤其是下雨天完全要背着她去读书,放了学又要去接她。

 在读了一期后的第二期,有一天李青梅送女儿去学校。

 在路上碰上了几个学生的姐姐送妹妹和弟弟上“半坡小学”去读书的。

 她们便结伴而行。

 快到学校的时候,碰到了几个穿着“时髦”的约有二十六七的年轻人,他们碰到李青梅她们几个便眼睛都直了!

 “咦,怎么在这穷乡僻壤还能见到如此美艳的娇娘们?”那个约有三十岁左右的满口龅牙齿的人突然自言自语地道。

 李青梅见到几个男青年见到她们却突然停止了。便觉得有一点不对劲,低着头从他们的面前匆匆而过。

 进了学校,李青梅便把在学校附近碰到的几个男青年的事情给学校的老师讲了。

 一个老师说:“你说的那个满口龅牙齿的人是我们青龙乡邓乡长的儿子邓军。另外两个是他的死党邓云和殷贵琦。

 “这几个人的父亲都是乡上的。凭着自己的父亲是当官的,在青龙乡欺男霸女,无恶不作!那你们几个遇到他们几个可要小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