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谋深算的霍文青

 云水县纺织厂办公楼三层,书记办公室门口,董朝阳敲了敲门。

 “请进。”

 董朝阳推门走了进去。

 “霍书记,我是董朝阳,今天来您这报到。”

 县纺织厂党委书记霍文青虽然五十多岁了,但那张国字脸上却没有一点皱纹,浓眉大眼鼻直口阔,头发没有一根白的,让人一看还以为他只有四十多岁呢。

 霍文青一见董朝阳来了,就立刻起身离开座位,快步来到他面前。

 “小董,你现在可算是钦差大臣了啊。快坐快坐,赶紧跟我说说刘县长有啥指示。”

 董朝阳是今年四月份转业回乡的,因为在部队表现优异多次立功,所以被分配到县政府工作,而且刚一报到就被刘永年调进了国企改制工作领导小组。这次来纺纱厂,就是提前进驻做调查工作,为下一步改制工作提供准确的资料和信息。

 本来呢,在云水建筑公司的改制工作受阻之后,刘永年的目标是县水泥厂。这个厂子原来也是县里的利税大户,但也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大户。如今环保意识越来越高,对环保的监管越来越严,水泥厂每年用来治理污染、缴纳罚款以及支付污染补偿的资金就把利润挤占了一大半。关键问题是,水泥厂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连年萎缩导致利润连年锐减,如今在县属企业中是出了名的赚的不如花的多的单位。刘永年刚在建筑公司的改制上吃了瘪,又遇上了这么个拦路虎,弄得他是每天愁眉不展。可就在这时候,纺织厂党委书记霍文青写了个报告,竟然主动要求纺织厂进行股份制改造。你听听人家这名词用的,不说改制说改造。就这么一个词,就让刘永年眼前一亮,于是就把董朝阳派到了纺织厂。

 “霍书记,刘县长对您提出的股份制改造的方案很感兴趣,这次让我来,特意嘱咐我跟您学,一定要把您的思路学清吃透。”

 “嗨,刘县长那是高抬我了。来,喝水。小董啊,你可不知道,我这是被咱们县的那位陆大老板给吓的。云水建筑公司的赵志斌和我是战友,他军龄比我还长一年呢。如今怎样?成天出了东家串西家,求了这家求那家。门难进脸难看他体会最深,世态炎凉的滋味他尝得最多。前两天我请他喝酒,刚喝到一半就趴在桌上哭得像个月子里的娃。委屈,难受,不甘心啊!我一看呀,我也别等刀架脖子上了,我自己悬梁吧。”

 “霍书记,改制可不是悬梁自尽啊。”

 “口误口误。我的意思是,与其被逼着改,不如自己主动改。咱都是当兵的,先发制人的道理都懂。跟老赵喝完酒之后我把纺织厂的经营生产状况仔细查了一遍,又把纺织品市场的走向调查了一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哇。市场经济这把刀已经顶到我脖子上了,不改真不行了。我得出的结论是,早改比晚改好,趁着企业还在盈利期改制,比等到亏损了再改好。纺织厂建厂时间短,目前离退休人员还不是很多,也就是说包袱不算大。只要我们能跟政府争取到相关政策,让政府答应不再把利润提走,把经营权完全下放,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别再弄八百六十个婆婆管着企业,我觉得纺织厂的前景还是很光明的。不信你看陆路通和全佳福,人家的经营者多轻松多自由。我算看明白了,我就得跟陆大老板学。这不是吗,我就琢磨出一个纺织厂股份制改造的方案。虽说这个股份制改造的提法是我想出来的,但是具体怎么操作,我还没琢磨透,毕竟在这方面我经验不足。所以呀,我就跟刘县长那求了个人情,把你给调来了。”

 “霍书记,我对股份制改造也不是很清楚啊,我也就是理论上接触了一下。”

 “那没关系啊,你不懂可是你小舅子懂啊。”

 “我小舅子?”

 “陆大老板啊。你别跟我装啊,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陆远的关系啊,建堂早就把你们这层关系告诉我了,要不然我把你要来干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