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

 陆远退出云水建筑公司改制工作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扼腕叹息的有之,拍手叫好的有之,破口大骂的有之,而更多的人则是沉默观望。之前还井然有序的云水建筑公司,在消息传来的一瞬间就变得死气沉沉。这种沉默让邹志毅从心里往外冒凉气,因为他已经预感到,如果处理不好,等待他和赵志斌的不是冰霜雨雪,就是洪水岩浆,总之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为了摸清职工的想法,邹志毅悄悄把技术业务骨干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开了个座谈会,这些人中包括于立新。

 邹志毅原以为座谈会可能会开成诉苦会,然而让他大感意外的是,十几个技术业务骨干,从头到尾都是一言不发,座谈会成了邹志毅的独角戏。可是邹志毅并没有感到气愤,这种沉默带给他的是无奈和恐惧,邹志毅知道,他一直引以为傲的这支骨干队伍的心散了。邹志毅是个不轻言放弃的人,他抱着最后的希望问于立新:“小于,你对这个改制方案怎么看?”

 “邹总,改制是你们领导的事。我一个小项目经理,人微言轻,说了也没人听,我就不浪费唾沫星子了。对了邹总,过两天我就调走了,去北山乡工作。以后大家到北山乡玩,我吃住全管。”

 邹志毅原想靠于立新打破僵局,没想到,点了于立新还不如不点。打从于立新说话之后,座谈会的气氛总算是活跃起来了,然而这活跃的方式却让邹志毅后悔得恨不得抽自己俩嘴巴。因为之后说话的人并不是提出自己的意见,而是一个个掏出写好的辞职信放在了邹志毅的桌上。

 看着一个个离开的背影,再看看桌上那一摞辞职信,邹志毅浑身无力地靠在椅子上。此时此刻,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云水建筑公司,完了。小远啊,好一招釜底抽薪啊。”

 虽然退出了云水建筑的改制工作,但陆路通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依然按部就班地注册成立了。当然,现在还没有具体办公地点,但却有了自己的设计施工和技术研发团队,而且这个团队的规模每天都在扩大,因为每天都有专业人才前来面试,其中大部分都是云水建筑公司的技术业务骨干。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人以年轻人居多,他们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在建筑公司那种论资排辈的体制下,很难有机会崭露头角。而到了陆路通就不一样了,陆远刚刚竖起大旗,现在正是招兵买马,求贤若渴的时候,基本上来了就被重用,就有职位,待遇也自然也不低。消息传开之后,更多的专业人才纷纷投入陆路通的怀抱,连国企职工的身份也都被他们直接放弃不要了。

 于立新推开办公室的门径直来到陆远的老板桌对面,他伸手拽过一张靠背椅坐了下来。

 “嗳,给哥来杯好茶呀。”

 陆远放下笔,站起身亲手给于立新沏了杯茶。

 “嗯,这是新茶呀,味道不错。”

 “买了不少,走的时候带上,于书记爱喝茶,这茶也适合他的口味。先说明啊,我这可不算行贿,我现在和建筑公司的改制没有半毛钱关系。”

 “拉倒吧,你是不参加改制工作了,可建筑公司的墙角都快让你给挖塌了。那些业务技术骨干,差不多全跑你这来了。”

 “我可没逼着他们来,我也没到你们建筑公司门口招人去,人家自己愿意来,我又正好缺人,自然是来了就要,照单全收了。你们那位赵书记可怪不到我头上,他要是有本事,就让这些人再回去呀。”

 “挺大一老板,说起风凉话来也挺不中听的。赵志斌要有那本事,建筑公司能像现在这样吗?说实话,赵志斌能把建筑公司维持到现在挺容易的,累得都差点吐血了。这一次被你赶鸭子上架,逼上梁山,恐怕得真吐血了。小远,我家老爷子让我给你带句话。”

 “于书记什么意思?”

 “首先夸你干得好,这一巴掌把那些习惯于等靠要的人给抽醒了,也让职工们明白了改制的必要性,以及改制的难度有多大。应该说,对云水其他国企都起了一个警示作用。另外,老爷子还说,凡事都要有个度,这个度把握不好往往会事与愿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