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和小舅子

 因为少了个人的缘故,西门日杂显得有点冷清,不过陆远已经能够把内心的遗憾和失落隐藏的很好了。

 前两天赵德顺开了个会,对店里的工作做了新的安排布置。因为阳历年快到了,过完阳历年,紧跟着就是农历春节。所以云水县的机关单位,厂矿学校,各家各户的购物热情一天比一天高涨。对于商家而言,这几个月的时间可谓是日进斗金,是绝对不能错过的销售黄金季。

 西门日杂也不例外,赵德顺已经开始大批量进货。不管进多少货,都要用最快的时间卖出去,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仅凭一个门店坐等顾客上门是不行的,必须得加大推销的力度,所以陆远、李宏伟就成了推销的主力。

 赵德顺给他俩划分了区域,李宏伟负责经济分院那一片的销售,陆远负责纺纱厂那一片。为了能在这个销售旺季里创出佳绩,赵德顺也算是下了血本,特意让马金虎把劳动服务公司唯一的那辆加长130,连车带司机小胡一起调给西门日杂使用。

 赵德顺说:“这是咱店开业后迎来的第一个销售旺季,能不能出彩,能不能拿奖金就看这几个月了。董姐、小月、胖丫儿、晓辉看店,远子、李子主要跑外,我是哪需要就去哪。大家辛苦辛苦,争取在阳历年之前先来个开门红,等到春节的时候,咱们再来个满堂彩!”

 于是,整个西门日杂就像出了站的火车头一样,铆足了劲地往前跑。陆远和李宏伟最近几天是早出晚归,两头不见太阳。累肯定是很累的,但满满的收获和成就感却让他俩感觉不到累。而且看着赵德顺那已经不再油光锃亮的大背头,还有那一身皱皱巴巴的西装,陆远和李宏伟哥俩就觉得特开心。

 因为忙,所以陆远下了班之后就住到师父家里,这样就不用每天穿过整个县城,从西边到东边来回折腾了,毕竟全来涮离河西开发区比较近。对此,白全福是非常乐意的。他对陆远这个关门弟子可比对其他徒弟上心多了,时不常地给陆远开小灶,恨不得把自己那些压箱底儿的玩意儿,一下子全塞进陆远的脑袋里,所以陆远每天都过得既紧张而又充实。

 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按照这几天的惯例,先由小胡开车将陆远和货物送到纺纱厂,然后回到日杂再送李宏伟。送完陆远之后,小胡和130货车就得跟着李宏伟了,因为李宏伟那片没有像纺纱厂那样的自由市场,所以那辆加长130就是流动的柜台,真正的走到哪卖到哪,外加送货上门。

 嗤的一声,130停在一座帆布棚子前,正在棚子里烤火的林建堂招呼一声,领着几个人就上来卸货。

 那棚子是赵德顺请人搭起来的,恰好卡在家属区到市场之间的主要路段的一侧。为了这事,赵德顺通过林建堂跟主管后勤总务的副厂长接上了关系,象征性地交了点租赁费,然后这块黄金地段就归西门日杂使用了。等这帆布棚子搭起来之后,在这个自由市场上可谓鹤立鸡群。每天早上来时满满的一车货,到晚上收摊时基本上剩不下什么了。

 有了这个棚子之后,林建堂他们几个也有了避风烤火的地方,顺便还能帮陆远看看摊儿卖卖货。开始赵德顺还不放心陆远一个人,怕他忙不过来,跟着来了几天之后,赵德顺就放心地让陆远一个人单飞了。

 “二哥,车上那几个打好的包是给你们几个的。这几天老麻烦你们,再加上阳历年快到了,我的一点儿心意,你们必须收着。不收就是瞧不起我,就是嫌少。”陆远对林建堂说。

 “我们也没帮啥大忙啊,你咋还这么客气呢,要不就给领导送去吧。”林建堂说。

 “领导那,我们经理已经有安排了。”

 “那就好,二哥就是提醒你一句。兄弟们,小远的心意咱收着,自己兄弟就不跟他客气了,待会多帮把手,今天争取让小远早点回家。”

 “得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