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

 再次见到车站门口那棵歪脖树,陆远感到无比亲切。他径直将板儿车骑到车站的偏门那里,就在他打算敲门的时候,哗啦一声,那道偏门从里面打开,推着自行车正准备出门的张青山,一下就愣在了门里。

 “青山哥。”

 “远子,哎呀呀,你咋来了呢。来就来呗,还带东西干啥。哦,卫生纸啊,你这是打算给我们送福利?”

 张青山的话让陆远很是尴尬。想想也是,好不容易来一趟竟然还空着手,这太不应该了。

 “哈哈哈,逗你呢,咱们哥们儿不吝那个,快进来。”

 “青山哥你是不要出去?”

 “我要买条烟去,跟岳主任下棋,不仅费脑子还费烟。”

 “青山哥,我去买烟,你帮我看着板儿车。”

 “远子,不用你去。”

 “远哥,我去买。”

 宁晓辉打声招呼骑上山地车拐上了车站路,陆远连喊几声也没把他叫住。

 “远子,这谁呀?”

 “日杂的同事,叫宁晓辉。”

 “呦,老宁家的人啊。”

 “嗯,正根儿。”

 “嚯,老宁家的孩子就是不一般啊。”

 此刻张青山说得不一般,指的是宁晓辉的穿着打扮还有他的山地车。但在二十分钟后,当宁晓辉将一条中华烟递给张青山的时候,张青山就被震惊得只会说:“不一般,不一般,太不一般了。”

 这时候他说的不一般,就有了另一层含义。中华烟啊,一般的小卖部和商店根本没有卖的。因为那是俗称“国烟”的存在,价格和和它的身份一样的高贵,普通人哪里舍得买。买的人少,商家自然就不肯进货。并非这烟不好抽,而是价格实在是太不亲民了。即使到了现在,中华也依然是国产烟中的龙头老大。

 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了,云水县里能抽得起中华烟的人,依旧是屈指可数。这样的一条烟被宁晓辉随随便便地买来,又随随便便地塞给张青山,换做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谁认得这是啥,又有谁兜里能揣着这么些钱。这就足以说明,宁家真的是太不一般了。

 张青山把烟递给了陆远。

 “这烟还是你拿着吧,哥拿着烫手。”

 “这这。青山哥,这我也不知道晓辉会买这烟啊。”

 “这烟绝对假不了,我是到烟酒专卖店买的,错不了。”宁晓辉说道。

 “晓辉,这不是真假的事儿。这个,我也说不好。算了,既然买了,那就这样吧。也不知道岳大伯会不会骂我是败家子。”陆远说。

 “那倒不会,但少不了要敲打敲打你。”张青山说。

 货场办公小楼,岳庆林办公室内,陆远战战兢兢地把那条中华烟搁在了办公桌上。

 岳庆林拿起烟左瞧瞧右看看,半晌之后才问了句:“小远啊,你到底遇上什么为难事儿了。你也知道,大伯这能力实在有限啊,这烟你还是拿回去吧。”

 “大伯,为难事儿确实有,但烟您还是留着吧。”

 “你还是先说说遇到什么难事儿了吧。”

 当陆远把事情从头到尾叙说一遍之后,岳庆林皱着眉头问:“就这点儿事,没别的了?”

 “没了,真没了。大伯我没骗您,要有的话,我也不会瞒着您。”

 “嗯,那倒是,你的性格我还是了解的。先坐下喝水,我打个电话。”

 岳庆林抄起电话就打给了吴明利,没用十分钟,吴明利就到了。吴明利把那条中华烟拿在手里来回倒腾几下,又闻了闻之后才放到桌上。而这时候,岳庆林也把陆远遇到的难处说清了。

 “门口那一板儿车手纸,就是县纸厂的新产品吧?”吴明利问。

 “是,质量不比名牌的次。您看,这是一个南方老板留的名片,他说这纸质量不错,就是名字不好听。真的,我没骗您,这个黄大福真是这么说的。”陆远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