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到家了

 一个小时之后,一辆小翻斗车突突突地开进了西门日杂的院儿里,翻斗车前面的车斗里是装得冒尖地搅拌好的三合土。在翻斗车后面,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骑着一辆三轮板儿车,拉着四个建筑工人进了院子。板儿车停住后,那小伙子问:“谁是陆远?”

 “我是我是。”

 “我叫于立新,是建筑公司的技术员,邹经理让我过来帮忙。你就是陆远?”

 “于哥,辛苦你们了。”

 于立新走进南倒座,看了看地面又摸了摸墙,随后对陆远说:“没啥,你这点活儿在我们看来真不算啥。我这就叫他们铺三合土打地面,你这墙上原本就是新抹的水泥,这就省得清理了,直接洒水抹面儿就行。我带来的这几袋水泥和砂灰足够刮地面和墙壁了,待会儿我再让翻斗车送一车沙子过来。这点活儿,保证半天就完工。”

 “于哥,先不忙着铺地,我有个想法跟你说一下。”

 “你说,邹经理让我听你指挥。”

 “是这样的于哥,我跟邹叔聊天的时候吧,他说工地上夜班的师傅们,下班后想吃点可口的,再喝两口小酒。可等师傅们下班了,别处的店铺也都关门了。所以我就琢磨着,把这南倒座改改,在南墙上开个窗,里边摆上冷荤、主副食和酒水啥的。这样呢,师傅们下了夜班能吃口喝口解解乏。我这呢,既能多赚点儿,又不用黑更半夜还敞着院门儿,一举两得。”

 陆远刚说完,还没等于立新表态,那几个师傅就连连表示赞成。于立新笑着说:“成,这不叫个事儿,我先量量啊。”

 说完掏出盒尺量了量,随后用粉笔在南墙上画出了开窗的位置。画好之后,于立新回头问陆远:“瞅瞅这位置高低合适不?”

 陆远扭头喊了声:“姐、董姐,过来瞅瞅。”

 林巧玲和董丽娟过来之后,于立新的双眼顿放了光,都不用陆远跟姐俩解释,于立新就主动把在这个位置开窗的好处讲得头头是道。

 “嗯,就这吧。”巧玲说。

 “我看搁这挺合适。”董姐摇头晃脑地说。

 “那就是这。于哥,咱开干吧。”陆远拍板儿了。

 “好嘞,师傅们,动起来。”

 趁着师傅们准备的空档,于立新悄悄问陆远:“你姐叫啥?”

 “叫巧玲。”

 “哦,陆巧玲。”

 “不是,叫林巧玲,她不是我亲姐。是,嗯,反正她就跟我亲姐似的。”

 陆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跟于立新解释,因为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

 专业的事就得用专业的人来干,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立新不愧是技术员,施工组织能力杠杠的。在他的指挥下,只咔咔几下,南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窟窿。稍事清理之后,开始铺地洒水。小翻斗车也没闲着,突突突地跑出了院子,没过多久又突突突地回来,带回来的不仅有沙子还有一架木窗户。据于立新说,这是拆迁的时候从民房上拆下来的,正好废物利用。

 一个师傅咔咔几下把窗扇卸掉,随后几个人一起把窗户框镶进了窟窿里。叮叮哐哐几下之后,窗户框就被固定在那,随后又用木板支住。一个师傅拎着工具开始修改窗扇,另一个师傅骑着三轮板儿车回了工地,他是去拉玻璃和其他材料的。

 南倒座里也很热闹,一位师傅在给墙上刮水泥,一位师傅在夯地面。三合土在南倒座里铺了厚厚一层,小型砸夯机通电之后,就叮咣叮咣地将三合土砸得瓷实。

 看着忙前忙后的于立新和师傅们,陆远心中的感激无法言表。他抬头看看天,随后冲屋里喊了一声:“姐,我去买点饭菜,于哥和师傅们中午就在这吃了。”

 “瞎花钱干啥,咱这有冷荤,还有大白菜、肉馅也有,咱们包饺子。酒咱这现成的,啤的白的都有,我再炒俩菜,等经理和宏伟他们回来,咱们就下饺子。不用你出钱,这是为咱店做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