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暗示

 赵华茂发现只是虚惊一场,便镇定地把材料读完,又脱稿说了几句话:“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努力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张东峰接话道:“出口衰退,房地产泡沫还在增大,许多专家学者断言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定局,如今内忧外患、形势严峻。”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海天市委市府的大部分领导干部是本地人,对海天市的情况当然非常清楚。

 海天市中小型企业数量非常多,大部分企业都是小厂房、小作坊,老板小富即安,不愿意过多投入进行产品升级,也没有品牌意识,同时大多从事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配套产品的加工,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导致相关产业重新洗牌。

 袁锐达放下笔,说道:“产业升级喊了好多年,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产品的科技含量要想提上来,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同时也不是光靠企业就能解决。”

 停了停,他看向张东峰,似笑非笑地继续说道:“张书记,先不提刚才说的这些难题,为了完成今年的经济发展指标,不至于今年的经济排名太难看,我看没有几个像样的大项目是不行的,最好能请来有实力的省企甚至是央企,既可以让经济数字好看,同时也能提升城镇就业率、带动配套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张江峰当然听明白袁锐达的意思,开玩笑道:“袁市长,我听出来了,你这是又在借机加码。你上次借改造旧城区的管网让我去省城搞钱,这样一直加码可不行,我都不敢出门了。”

 大家发出一阵哄笑,会场上的气氛轻松了一些。

 对于海天市这些班子成员来说,发展经济、提升排名是重中之重。如果经济排名下降,会让省领导和上级各分管部门难看自已。

 如果张东峰真的能引进几个大项目,那么他们的压力就会少很多。

 副市长龙高逸接过话题,笑道:“张书记,这次可全靠你了。我们实在没办法,海天市原先就是民营企业多、国企少。这几年上面一直在搞国进民退,我到许多企业去调研,很多民营企业老板有想法。”

 张东峰点了点头:“最近几年在政策导向方面确实有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国企在资源分配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国家全力进行扶持。”

 “不少央企和省企垄断了利润最丰厚的领域。可实际上保就业的压力,却落在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上,确实有些不合理。”

 袁锐达叹了一口气,开始接话:“张书记,下半年很可能会采取信贷紧缩的货币政策,到时真的会倒闭一些企业。市场经济遵循市场规律,该倒下的就让它倒下,进行优胜劣汰,可以理解。”

 “不过,我认为也不能完全一刀切,有些企业还是需要进行扶持。毕竟企业倒下去容易,发展壮大起来很难。”

 张东峰拿着签字笔,说道:“现在的通病就是一管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这是个恶性循环,我们要考虑进行这方面的改变。”

 “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把资金放在刀刃上,用来扶持一些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袁锐达笑道:“张书记,我们二个人身上的压力不小,总要完成年度任务,要是经济排名掉下去了,那就难看了,到时候,我们不仅无法向省领导交代,也无法向全市老百姓交待。”

 “我认为经济发展重点要讲质量,不能光讲数量。”张东峰停了停,意识到了什么,继续说道:“我们还是多管齐下,争取把面子和里子都搞好。”

 听到这里,袁锐达脸上露出笑容,回应道:“这样好,多管齐下好。”

 接着张东峰关心问道:“华茂同志,你的气色怎么这样差?是昨晚没睡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