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形势严峻

 对于张东峰的询问,卓浩言回应道:“领导,东悦湖的出江口在东元县境内,面积最大,防汛责任自然就最大。”

 “东元县班子成员会议作出决定,所有的班子成员都分了相应的区域。大家在这段时间一直住在自已所负责的区域内。我和王书记负责两个最危险的区域。”

 张东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你这里的情况怎么样?”

 卓浩言脸色凝重地回应道:“领导,目前压力很大。主要是洪峰快到了,东悦湖往东江的排水受到严格控制。湖区周边还是不断有水流下来,东悦湖水位一直在上升。”

 “不过,请领导放心,我们每一位班子成员立过军令状,人在堤在。”

 卓浩言前面解释原因应该是真实的,最后的这句话只是说说而已,真的决堤了,许多领导干部逃的比老百姓快多了。

 张东峰为了稳定大家的工作情绪,此时也不能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直接进入指挥部,立即有人给张东峰等人送上雨鞋和雨衣。

 张东峰换上雨鞋,穿上雨衣,问周潜龙:“小周,穿好了没有?我们上堤去看看。”

 说完,张东峰在卓浩言等人陪同下,沿着大堤一直往前走。

 后来周潜龙看过当晚的电视新闻,当时的场面非常壮观。

 以张东峰为首,大约有百余人穿着雨衣在堤上行走。

 为了人员和堤坝安全,汽车并不能上堤,只能行驶在堤岸内侧的公路上,长长的一大串。

 周潜龙当然清楚东元县的安排,张东峰可能会在堤岸上走一段,然后乘坐汽车,赶往下一段。

 那么清元县的部分车辆将跟随张东峰的专车来到下一个责任段,另一部分人将乘车返回。

 只是他们显然还不了解张东峰的工作作风,再加上张东峰年富力强,根本就没打算立即上车,他一直向前走,每到一个责任段,都要把责任人叫过来仔细了解情况,实地进行查看。

 当然,整个东悦湖沿岸在东元县境内就有近百公里,仅靠双腿行走,张东峰根本无法走完全程。他只能选择一些重点区域进行督查,到了非重点区域,还是需要乘车。

 半天下来,由于走的路程过多,还是让许多陪同检查的人感到非常疲劳,而张东峰的精神却还是很好。

 中午,和其他抗洪防汛人员一样,张东峰仅仅在堤岸上吃了盒饭。晚餐倒是坐到了餐桌上,但也是在抗洪指挥部里吃比盒饭稍微丰盛一点的便餐。

 饭后,张东峰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周潜龙却没有机会休息。

 主要是张东峰明确告诉他,自己要睡半个小时,要求周潜龙准时喊醒他。

 周潜龙担心自己太累,会睡过头,只好硬撑着,根本不敢合眼。

 半个小时后,张东峰着装整齐,再一次出发巡堤。

 和白天不同的是,每个人增加了两件装备。一是强光手电筒。一是长竹竿。

 强光手电筒自然是为了照路,长竹竿却是为了探测堤边水下的一些情况。

 直到晚上十二点,张东峰才上床休息。

 到了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张东峰又起来了。

 洪峰通过东悦湖的时间大约是下午一点半。在午饭之前,张东峰将整个东悦湖走了一圈,然后来到东江口的对岸,那里是东元县委一把手王弘图的责任区。

 王弘图并不在指挥部,也没有前来迎接张东峰。

 张东峰询问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他们说洪峰马上要过境了,王书记不放心,直接上堤了。

 张东峰对那个工作人员说道:“走,现在你带我们上堤。”

 上堤后,周潜龙也没有看到例行的列队迎接。

 毕竟洪峰即将过境,所有人员全部上堤严阵以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