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永远不清楚

 案情已经基本清楚,有人在当晚的汤里放了安眠药,目的就是在当晚作案。所有喝过汤的人,当晚都会犯困,一旦睡着,因为药物的作用,不会那么容易醒来。另外还可以让阮建华进入熟睡状态,在作案者将他吊上去之前,他不会那么轻易醒来,自然也就不会激烈挣扎,避免了因为挣扎抓伤作案者的可能。

 只要将阮建华成功地吊上去,毕竟,他只是睡着了,一旦颈部出现压迫,肯定会立即醒来,醒来之后,便会挣扎。这种挣扎,便能给日后警方勘验时留下死前上吊的关键性证据。

 毕竟,警察认定他是上吊死亡,而不是死后被吊上去的话,通常不会考虑检测他的胃内消化物。

 而阮建华被吊上去后,就算再怎么挣扎,时间太短,力度也相对较弱,除了作案者,其他人都囚为安眠药的作用,正处于深度睡眠之中,醒来并阻止事态发展的可能非常小。

 接下来需要查清一件事,就是在当天晚上,有哪些人没有喝汤,或者只喝了极少量的汤。可以肯定作案者当晚要保持清醒,绝对不能过多地喝汤。

 对于这件事情,调查起来并不困难,因为前几天的汤,大家都喝了,偏偏当晚,有三个人的汤,一点都没喝。

 由于比较反常和醒目,生活组负责清理的人记得非常清楚,这三个人分别是组长辛乐正、当晚有值班任务的蒋俊爽、以及另一个组员薛文斌。

 这三个人,立即被列为重点调查对象。

 辛乐正承认自己没喝汤。他说没喝汤仅仅只是不想喝,因为当天喝多了水,尝了一下这个汤,觉得味精放得太多,就不想喝了。

 蒋俊爽却不承认自己没有喝汤,他说他把所有的汤都喝下去了,记得还曾和坐在身边某个同事说过今晚的汤真好喝。

 蒋俊爽说出了那个同事的名字,相关人员找到那位同事进行求证,那位同事却说蒋俊爽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不是那天,而是前两天。

 蒋俊爽于是便说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而且每天晨昏颠倒,过得稀里糊涂,可能记错了,这无疑让人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薛文斌没有喝汤的理由非常充分。他说他确实没有喝当晚的汤,那是因为汤里面有豆腐,他有胆结石,不能吃豆腐。

 事后证实,薛文斌确实有胆结石,因为豆腐制作过程中使用石膏,石膏具有凝结作用,因此结石患者不能吃豆腐制品,属于医嘱。

 经过外围的一番调查,发现在几年前,阮建华担任湖西县教育局一把手的时候,曾经被人实名举报有生活作风和经济问题。

 按照规定,实名举报的情况,是一定要进行审查,可是不知为什么,湖西县的很多领导都接到了这封举报信,但是却没有对阮建华进行核查。

 后来,义东市前一把手收到了这样的实名举报信,批示进行调查。

 对于义东市一把手来说,查处湖西县教育局一把手的事情,并不属于他的事情,完全可以转到湖西县纪委进行查办。

 不过,由于有义东市一把手的亲自批示,义东市纪委便决定进行调查。

 当时接办这件案子的人便是辛乐正。辛乐正觉得这是一件小案子,又派蒋俊爽和另外一个人走了一趟。

 一个星期后,蒋俊爽递交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的最终结论是查无实据。

 阮建华被采取留置措施后,义东市纪委专案组负责外围调查的工作人员很快就了解到,阮建华原先被人实名举报的问题是真实的,而且这个举报人还被阮建华打击报复。

 辛乐正和蒋俊爽之所以当初帮阮建华过关,甚至后者还晋升为县级副职领导,完全是蒋俊爽收受了阮建华的钱财。

 为了防止事情败露,二个人最终策划了一系列计划,造成让阮建华自杀的假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