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书的另一种方式

 马子微想来想去,如果邱元基不肯改变主意,那就只能把实话告诉他,当面认错。

 毕竟当面认错总比以后被人揭发,认为他搞欺骗好的多。

 于是他实话实说:“领导,事情是这样的。您来龙观之前,听说您还是一个文人,我特意找了您的作品集读了几遍,同时下决心向您学习写篇文章,到时好让您指教,做您的学生。”

 “不想熬了两个通宵,划烂了一大本稿纸,就是写不出几句像样的文章。没办法,我只好找了一个会写文章的同学,从他那里借了《龙观公园闲话》这篇文章。”

 说到这里,马子微悄悄抬了抬眼皮,想看看邱元基是什么态度……

 马子微看到邱元基面无表情地盯着电视上的足球赛,不知他是在听着,还是没在听。

 马子微硬着头皮继续说道:“领导,我真的不是存心想要欺骗您,我是想您好不容易来龙观市一趟,工作这么紧张辛苦,如果您身边有一个跟您一样懂点文墨的人,跟您说说话,陪您四处走走,让你这几天能开心点、快乐点,我这个部下也就心安了。”

 说实话,邱元基听了马子微的讲述,开始心里确实有些生气,觉得马子微是在欺骗他、糊弄他。

 但是仔细思量,马子微又有什么错?他不会写文章而学写文章,说明他有上进心。文章写不出来,去借人家的文章,是因为他急于求成,至少他的动机是好的、难得的。

 再说马子微不就是想让自己高兴吗?自己是他的上级,他想让自己高兴,不也是他做下属的工作职责吗?不是正好体现了下属对上级领导的一片忠心吗?

 这么一想,邱元基忽然就笑了,对象小学生一样低了头、毕恭毕敬站在自己前面的马子微说道:“真是难为你了。你是龙观市领导,又不是作家,不会写文章,那有什么?”

 “我倒是非常欣赏你的诚实,仕途浮沉几十年,我可是很少碰到过你这样敢于认错、敢说真话的人。”

 停了停,继续感慨道:“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都像你这样,能说真话、敢说真话,有了过失勇于承认、勇于检讨,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根本不会出现这么多错误。”

 听了邱元基的话,马子微开始还有些发懵,不知他话里的确切意思是什么,后来见邱元基说话的口气那么实在,便意识到今天的这件坏事,终于变成了好事。

 事情的最终结果就是马子微还是做成了邱元基最亲密的学生。

 不过马子微问心有愧,他总觉得自己这个学生做的并不够格,因为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是无法像邱元基一样,做一个妙笔生花的文人。

 如何来弥补这个遗憾?

 马子微就在想,自己写不好文章,那就为邱元基的文章做点什么吧?

 后来马子微听说文人最大的心愿是把自己的文章印成书,以便广为流传,甚至流芳千古。

 其实,身为省委组织部一把手,主动提出给邱元基出书的人多的是。

 他先前的那本书集就是人家掏钱给他出版的。

 刚出版时,邱元基看到自己写的文章变成了飘着墨香的书籍,得意了一段时间。

 可是后来听说一些人说他化钱买书号,完全是假斯文、图名利,根本没有体现真正的写作水平。

 作为文人,他心里觉得有些尴尬,于是他便不再让人化钱继续给他出书了。

 因此马子微提出给他出书的时候,他还是这个态度,一口回绝了。

 马子微早就准备好了理由:“领导,您别看我不通文理,但您的作品读得多了,也懂得了它的价值。”

 “我觉得您的文章不同于当下文坛一些胡编乱造之作,非常贴近现实、紧跟时代,既有文采、又有深度,深受读者喜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