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工程还是有必要

 大货车开了大半个小时来到李家村。

 李家村是龙观市名符其实的北大门,从省城方向来的车辆进入龙观市一定要经过这里,张东峰选择这个地方,当然是有用意的。

 以后省领导从省城来龙观市,首先就会看到这批笋竹林,第一印象会很不错。

 这个工程可以说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但是张东峰觉得这个工程既可以美化这条大道,给领导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又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何乐而不为?

 而且适合山地种植的笋竹林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的项目,在龙观市目前财政困难、农民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大规模推广。

 李家村只是种植笋竹林的一个试点。

 下车后,张东峰站在国道旁看了看两边的山坡,虽然东一丛西一窝的竹子,还没有成片,更不成林,显得零零落落,但与以前的景色明显不同了。

 坡上的毛草荆棘已经割去烧掉,黑色的泥土被翻了过来,说明村民们已经采取了卓有成效的行动,基础工作已经打好。

 竹子的生长速度很快,相信过一二年便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还能产生经济效益。

 看见运化肥的大货车到了,村长和全村男女老少都奔了过来,把张东峰等人团团围住。

 李家村所在乡府的书记乡长和林管员早就来到现场等候,大家一起动手,把化肥分发到户,然后分头上山给竹林施肥。

 没过多久,龙观市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闻风而至。其中就有龙观日报的陈无诺、龙观电视台的林雨月。

 这些记者的到来是张东峰没有想到的。这次行动除了跟马子微说过,自已并没有透露给任何人,也不知道是谁把消息泄漏了。

 张东峰现在已经是龙观市一把手,并不想每次行动都跟着新闻记者,主要是没有必要了。

 再说,他现在确实要防止自己的新闻报道、电视画面大大多于龙观市其它领导干部,从而让人说他喜欢出风头、喜欢作秀。

 他现在打算低调地做成一些事情。

 另外,张东峰并不想做表面文章,不想事情还没搞成就闹得满城风雨。

 他现在需要的是实际效果,那就是把国道旁的笋竹林开发踏踏实实搞起来,既美化龙观,又造福群众,同时增加自己的工作业绩。

 不过,当几个记者把镜头和话筒对准自己的时候,张东峰还是进行了积极的配合,从笋竹林开发的重大意义到宽阔前景、实施步骤都进行了讲述。

 接下来,张东峰又视察了两个专业市场。

 这一次,他带上了城建、市场监督管理、税务、国土、公安等部门的负责人,在两位分管副职领导的陪同下,先查看了位于东湖县粱家村的龙观市木材批发市场。

 之所以这个市场选址梁家村,张东峰有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把查封的矿业地皮充分利用起来。二是解决长期以来木材购销分散经营、税收流失严重的老大难问题。

 三是给当地没矿井可下的人员一次再就业的机会。毕竟自已为了安全,强制关闭了矿井。

 张东峰到达粱家村时,只见堆土机已堆开两个山头,指挥人员站在高处,一边扬着小旗、一边做着手势,显示出一片繁忙景象。

 一行人在场地边上走了大半圈,查看一番后,张东峰便上车去查看龙观市轻工业品批发市场。

 龙观市轻工业品批发市场比木材批发市场开发早,虽然中间停了一段时间,但龙观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重新开工建设。

 据龙观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总经理任光远介绍,现在这个市场的每一间门面、每一套房子、每一个仓库都已经与投资人签了合同,收取了部分款项,他就是拿着投资人的这部分资金和银行贷款进行滚动开发,才打开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