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村再起风波

 就在张东峰想拿起电话时,事不凑巧,偏偏这时有人走进办公室。

 跟省领导的专职秘书打电话,外人在场总有不便,就算是熟悉的人也不行,张东峰就把手缩了回来,对来人问道:“陈主任,你找我有事?”

 陈少白的脸色有些难看,站在张东峰的办公桌边,无奈地说道:“信访办的程宏大刚才告急,粱学林领着一些人上了火车站,准备去省里反映问题。”

 张东峰皱了皱眉头:“这个程主任真是没用,既然知道粱学林去了火车站,他不知道安排人去拦住,只知道向市委办公厅告急?”

 陈少白回应道:“领导,他就是从火车站打来的电话,粱学林根本不买他的账。”

 马子微在省里开会,那就只能自己出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其它市级领导去了,这个专业反映问题的粱学林根本不会买账。

 在非紧急状态下,对反映问题的人员还不能采取暴力措施。

 而作为维稳要求,龙观市的人去省里反映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龙观市的领导干部去省里领回这些人。

 既然这样,还不如直接把这些人堵在龙观市。

 张东峰已和粱学林较量过,对后者有所了解。

 粱学林是一名退休教师,一直居住在东湖县梁家村。

 由于粱学林有文化,办事公道,又会出点子,粱家村的人闹了纠纷相持不下,或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不了,都喜欢去找他帮忙。

 粱学林也乐于出面,最后总有办法把事情摆平,渐渐地在粱家村一带树立了较高威望。

 二年前,东湖县打算在郊区粱家村投资建设经济开发区,征地补偿办法有红头文件做依据。

 先把原居民的房屋征收过来,新楼建成后,再补偿给原房屋主人同等面积的一楼商铺,至于二楼以上房产则归开发商所有。

 以旧房换新商铺,居民刚开始都认为合算,没什么异议,后来等到楼房基本成形后,渐渐意识到还是吃亏了。

 因为表面上旧房的面积补了回来,但实际上原来祖祖辈辈只归自己一家所有的宅基地,已暗中被拥有二楼以上房屋产权的开发商瓜分了。

 再说,商铺的位置有好有坏,所得租金天差地别。如果抽到地段差的商铺,还不如补偿同样面积的商品房。

 大家找到粱学林进行商量,粱学林也觉得这个想法有道理,就出面找到东湖县建委和开发商。

 东湖县建委和开发商拿不出太多的理由说服粱学林等人,但又不想在政策之外多给村民补偿。

 粱学林就带领一些村民拿着状纸,从东湖县委县府直接告到龙观市委市府。

 张东峰召集相关人员仔细研究后,觉得粱学林的说法完全有理,是东湖县建委部分领导和开发商在糊弄梁家村民。

 于是他便责成东湖县委县府和开发商,重新改变安置方案。

 “上梁嘞!”鞭炮响起、上梁馒头也扔起来了,早早等候在工地的村民们纷纷开抢,一会儿工夫,大家手里都拎满了馒头,乐得合不拢嘴……

 东湖县梁家村安置房顺利结顶,村民们用扔上梁馒头等传统习俗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工地大门口,许多村民早早来到这里,他们看着新楼房,相互交谈,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当天是安置房结顶的日子,村民们用他们特有的传统习俗来庆祝。

 大妈大婶们拉了一车热气腾腾的长寿面、水煮蛋过来,打开锅盖香味扑鼻。

 大家一起帮忙,一碗一碗地盛好,端给从工地里出来的工人吃。工人们乐呵呵地接过长寿面,连声道谢。

 “这是东湖县原先的习俗,上梁之前先要请上梁师傅吃长寿面,师傅吃饱了,这梁才能上得正!”梁学林向特意邀请来的张东峰介绍当地习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