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对策

 参加现场会的许多人知道钟九歌在担任龙观市二把手、一把手期间,根本没有考虑过彻底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

 而张东峰刚来龙观市任职,就敢提出这个问题、就敢逼迫各县、各乡镇领导迅速解决这个历史遗留多年的问题。

 空话、套话说多了,就算你说的天花乱坠,也不会引起人们兴趣,最终大家还是相信说实话、办实事,特别是能给大家带来实惠的领导。

 另外,这些人觉得自己离钟九歌的职务太远,就算钟九歌再不高兴,对于这些人来说,都不构成任何威胁,何必要给他过多的面子?

 钟九歌心里确实感到不爽,风头都给张东峰抢了。

 不过,在大众场合,他不得不脸上露着微笑,表示出与民同乐的样子,毕竟还有很多的镜头不断地在进行扫视。

 姜书远象个老学究主持着大会。

 他讲起话来像是在喊口号,不时凑到张东峰耳边进行请示,虽然此事是张东峰在主导,但大庭广众之下,姜书远居然这样做,让钟九歌心里更感觉不舒服。

 不过,张东峰坐在钟九歌的旁边,还是能照顾到后者的面子,侧身向后者时不时地介绍着情况。

 张东峰笑道:“领导,到目前为止,我们总算解决了二个疑难问题。”

 钟九歌同样笑道:“这是你来龙观任职后抓出来的成绩。”

 张东峰摆了摆手,谦虚地说道:“领导,主要还是你亲自把握全局,宏观决策,我只不过是具体实施操作。”

 看到张东峰在表面上如此尊重自己,钟九歌心里好受了一些。

 会议结束后,许多记者围绕着张东峰进行现场采访,钟九歌则又被冷落。

 张东峰讲了几句话后,就把记者让到钟九歌这边。

 他在目前不想过分张扬,知道过于抢了钟九歌的风头后,对自己的今后工作并不利。

 只是,识相的、懂规矩的一些记者,同样热情地凑到钟九歌这边进行采访。

 不懂规矩的、喜欢多报道深度材料的记者,还是继续围堵着张东峰。

 钟九歌在这方面并没有过多的准备,对于记者的询问,只能大而统之地说些话,并没有多少实质内容。

 说到后来,钟九歌自己也觉得有些无趣,便匆匆结束采访。

 由于心情不好,钟九歌便让司机先开车离开。他坐上谢灵清开的车,又开始溜街。

 钟九歌坐在车上,一边看着街上的车水马龙,一边有些生气地说道:“这三本书,我后来仔细看过,其实内容还不错,只是没有正式书号,当个地方教材为什么不可以?”

 “另外就是向学生收了钱。这点钱,也就是小孩子一顿洋快餐。所以说很多小孩子完全买的起三本书,为什么要免费进行赠送?完全是小题大做、上纲上线。”

 “真是不化自己的钱不心疼。节省下来的钱,可以干很多事情。”

 谢灵清缓慢地开着车接话道:“这是张东峰和苏菲菲联手干的。我猜想他们如此声势浩大地采取这样的行动,其实就是打算恶心你。要知道,这三本书是你题写了书名,进行查处,让你在省委领导面前出洋相、让你在龙观市老百姓这里失威信。”

 “而对你产生不利影响后,最受益的人就是张东峰。”

 钟九歌脸色难看地说道:“我在龙观工作这么多年,还没有被如此恶心过。”停了停,继续说道:“听说苏菲菲和张东峰以前就认识,现在看到二个人做事如此配合默契,我倒好奇二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谢灵清妩媚地笑道:“男女之间不可能有纯洁的友谊。张东峰一个人在龙观市工作,苏菲菲借着调查和报道的机会,一直呆在龙观市,二个人的关系没有猫腻,谁会相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