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突变

 李元朗叹了一口气,表情严肃地说道:“是啊,你讲的问题确实存在,不过快了,也许用不了多久,东兴市就会太平了。”

 “到那时,我们应该把握住机会,把工作尽快搞上去,大好局面,来之不易。”

 张东峰点了点头,看见穿着蓝色旗袍的女服务员推门进来,就没有说话,等到酒菜全部上齐,服务员小心地退了出去,才笑道:“但愿吧,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形势很不乐观。”

 李元朗拿起酒瓶,倒了酒,笑道:“东峰,我们要有信心。那句话怎么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有你这样朝气蓬勃的领导干部在,东兴的工作肯定能做好。”

 张东峰拿起酒杯,谦逊地说道:“领导,您过奖了。来,咱们碰杯!”

 李元朗笑了笑,与张东峰碰了杯,把杯中酒喝完,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吃完,才慢悠悠地说道:“东峰,说实话,你到东兴市后做的这些工作,我都看在眼里。”“从解决东兴重工的老大难问题,到摆平纪委的岳独峰,再到反腐倡廉工作,以及现在整顿行业风气,加强东兴市的软环境建设,对于你超强的工作能力,以及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我非常欣赏。”

 张东峰微笑着将杯中酒满上,摇了摇头:“领导,再这么夸下去,酒还没喝多少,我就要醉倒了。”

 李元朗拿手捂着酒杯,笑道:“东峰,你是海量,多喝点。我酒量有限,只能慢慢陪着。”

 张东峰碰了杯,喝了一大口,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肉送到嘴里,不动声色地说道:“领导,这次请我喝酒,不是专门为了送高帽吧?”

 李元朗放下酒杯,仰坐在皮质餐椅上,似笑非笑地说道:“东峰,低帽也带来一顶,只怕你不喜欢。”

 张东峰扯过一张纸巾,抹了抹嘴角,笑道:“请讲。”

 李元朗淡淡地说道:“走仕途,讲究审时度势、左右逢源,更要长袖善舞,巧妙周旋在各方势力之间。”

 “在这方面,你还是欠缺火候,时常会意气用事,不够老练,这可是大忌。”

 张东峰轻描淡写地说道:“领导批评的对,只是我有自己的原则,不喜欢违心做事。”

 李元朗有些尴尬地笑道:“果然低帽送不得。东峰,刚才的话,算我没说。”

 张东峰笑着举杯:“领导,感谢你刚才的教诲,我觉得还是应该虚心学习。”

 李元朗叹了一口气,举杯与张东峰的酒杯碰了碰,喝了一口酒说道:“东峰,我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放开手脚做事情。”

 张东峰笑了笑,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后,回避了这些令人沉重的内容,开始聊些轻松的段子。

 李元朗极为健谈,始终引领着话题,绘声绘色地讲着东兴的风土人情,张东峰听得有滋有味,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二个小时后,两人在酒店门口分开,张东峰打车离开酒店,琢磨着刚才在酒桌上的那番对话,心里暗想:“李元朗深藏不露、其志不小,这次在酒桌上的示好,也显示了他极为高明的手段,自己以后还真要多学点。”

 周三下午,李副省长在袁烈、李元朗、秦怀书等人的陪同下,到东兴市几个重点企业进行了参观考察,晚上在东江宾馆住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就又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出发,马不停蹄地赶往下面的县考察农村经济。

 柳宜仍在省城跑项目并没有回来,袁烈进行了全程陪同。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东兴的当地媒体接到了宣传部的指示,都在显著位置发布消息,报道了省领导的行程与讲话。

 讲话内容倒是没有什么新鲜之处,大都是耳熟能详的套话,无非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民营企业的科技含量,鼓励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云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