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博弈

 卫平最终下了决心:“就这么定了,咱们现在分工,李元朗代表东兴市去跑证券管理部门,为东兴重工的上市做准备。”

 “柳宜负责协调各单位,做好东兴重工的职工分流工作,起码要分出一千人。可以按批次走,不要一步到位,免得闹出大乱子。”

 “明远山负责联系相关企业,筹备一个集团公司,把那几个亏损的涉农企业都装进去,搞个整体上市方案。”

 “张东峰负责联系省财政厅,争取一些资金用于救急,先把拖欠的工资发下去……”

 几个人都拿着笔进行记录,李元朗后来提醒道:“领导,这个事情是不是和袁烈进行商议?”

 卫平摆了摆手,有些不高兴地说道:“我已经和他商量快两年了,现在发现越商量积压的问题越多,我的耐心早被他磨没了。”

 “东兴重工的事情,我既然管了,就要管到底。再搞不好它,我向省委打报告辞职。”

 听到这里,张东峰等人面面相觑,知道卫平真的发怒了,都不再说话,而是各自低头喝茶。

 卫平看了看手表,露出笑容说道:“今天的会开得很好,不到四十分钟,就把问题解决了,看来还是开小会有效率。张东峰,你留下来,其他人去分头落实吧。”

 其它三个人站起来,依次走了出去。

 张东峰侧了侧身,笑道:“领导,还有什么指示?”

 卫平抬手摩挲着前额,开玩笑道:“东峰,你到底还是年轻,沉不住气,刚到东兴市,屁股还没坐热,就想搞新官上任三把火?”

 张东峰用手拂了拂膝盖,笑道:“领导,这么快就有人向你打小报告了?”

 卫平摆了摆手,表情严肃地说道:“小报告打了也没有用。我说过支持纪委的工作,就一定会兑现。”

 “我虽然很倚重老岳,但他绝不是我的亲兵、家臣,我也不想搞家天下。纪委那边的工作,你该怎么抓就怎么抓,不要有顾虑。”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抬高音量,继续说道:“只是有一点,我要提前说明,你在东兴市搞反腐倡廉,要注意适度,不能搞地震。”

 张东峰无所谓地摆了摆手,笑道:“领导,纪委的工作,离不开市委的正确领导。重大案件的侦办,不可能绕过一把手。这一点,请您放心。”

 卫平笑道:“放心吧,东兴市应该不会有大案子。下面的领导干部我心里有数,违纪的不少,违法的不多。”

 “我对这些领导干部的态度,只要能把工作干好了,其他的都好说,就算有些小缺点,也都可以谅解。”

 “纪委的工作也应该是这样,宜粗不宜细,不能拿着放大镜来照人,在鸡蛋里挑骨头,那样的话,大家缩手缩脚,谁都没法干事了。”

 张东峰笑着点了点头。对于卫平的这个态度,勉强可以接受。

 卫平起码没有听信岳独峰的片面之词,直接向自己施加压力,阻挠纪委办案,这也印证了卫平刚才的说法,他并没有把纪委当成自家后院。

 这样一来,张东峰就没有被架空的危险,两人之间也就不会发生直接对抗,这是他乐于见到的情况。

 毕竟,到目前为止,张东峰对于卫平的评价还是正面居多,甚至觉得,两人之间隐隐有些相似之处。

 张东峰在开元县任职时,也是赞成大力支持会干事的领导干部,可以放过一些小缺点,反而不能任用能力平庸的人。

 正想到这里,卫平已经笑了,他看着张东峰,感慨地说道:“东峰,你还真是年轻气盛,和我以前的脾气差不多,敢想敢说。只要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就敢当面和一把手顶牛。”

 张东峰笑了笑,把半截烟掐灭,丢到烟灰缸里,摇了摇头说道:“具体情况要因人而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