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重工的以往

 王进抬腕看了看手表,摇了摇头说道:“算了,改天再说吧。你辛苦下,加个夜班,大领导要把所有关于东兴重工的材料整理出来,明天上午送到他的办公室里。”“要记住,这是你将功补过的唯一机会,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有半点差错,要是出了问题,咱们老账新帐一起算。”

 辛长远抬起手来,敬了一个礼,嬉皮笑脸地说道:“领导请放心,我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王进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夹着皮包走向门外,一只脚已经迈出门口,却又停下来,转过头说道:“长远,我的六万元什么时候才能解套?家里过段时间要用钱了,要说炒股亏了,你婶子肯定不信……”

 辛长远额头冒汗,干笑了几声,有些底气不足地说道:“领导,你放心,大盘很快就要跌到两千五百点,到时我再补点仓,吃一波反弹就回来了。”

 王进‘唔’了一声,又叹了一口气,铁青着脸,闷闷不乐地转身离开。

 辛长远擦了擦冷汗,拿着茶杯走到窗前,向下望去,恰巧看见张东峰坐进汽车里,他不禁叹了一口气:“我算是撞到枪口上了,还是要时来运转?”

 吃过晚饭,张东峰与柳宜在餐厅里坐了一会儿,就一起下了楼,从东兴宾馆后面的小路,走出巷子,来到东江边上,两人找了一个凉亭坐下,慢慢地聊了起来。

 通过柳宜的讲述,张东峰对东兴重工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家企业的前身是大兴机械厂,是东兴市颇有实力的一家国营企业,主要生产冶金机械设备,效益最好时,曾有职工三千人,为东兴市经济发展,做出过极大的贡献。

 十年前,受制于整个行业不景气,加上设备老化,以及自身管理等原因,大兴机械厂很快没落,最困难时,曾经有十个月无法开出工资。

 卫平当时是常务副市长,他在率队外出考察后,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对大兴机械厂进行大力扶持,并将企业更名为东兴重工公司。

 经过一番精心运作,东兴重工被列入省重点项目,由国家部委、曲江省、以及东兴市三方共同投资,准备斥资五亿元,打造出一家实力雄厚的地方龙头企业。

 只是,项目的进展并不顺利,原定的专项资金迟迟没有到账,东兴市派出干部马不停蹄地往省里、京城部委跑资金,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花去几十万元的公关费用,打点好各个部门,才将资金落实到位。

 半年后,三方又组成联合考察团,到外国进行考察。

 考察团成员都是领导干部,其中没有一位是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

 从国外购买的设备运抵东兴市后,经过安装调试,才发现有严重的质量问题,竟然有将近一半的进口设备无法正常运转。

 与外方的官司最后不了了之,除了那位主导谈判的领导被问责外,最倒霉的就是东兴重工。

 公司在红火不到一年之后,再次陷入困境,使得东兴重工的工人群情激奋,引发出一系列聚集事件。

 由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引起了省领导的重视,派出工作组进驻公司进行协调,最终平息了众怒,但是从此东兴市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只能靠输血维持企业的生存。

 此时,卫平已经担任东兴市一把手,他决心彻底解决东兴重工的问题,于是亲自做了批示,市里追加投资两亿元,企业再自筹一部分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并把东兴重工的改制提上议程。

 当时东兴市的二把手何涛也很重视东兴重工,邀请专家为企业诊脉,并从外地高薪聘请优秀的管理人才,又通过私人关系,帮东兴重工拿到了几笔大额订单,经过这番折腾,公司总算有了一些起色。

 不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又爆发出腐败案,除了几位公司高管外,包括市长助理李炎在内的十多名领导干部涉案落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