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资助

 徐东走进张东峰的办公室说道:“领导,那些人都散了,看来这次集中来反映问题的活动,肯定有人在幕后策划,来得快、散得也快。”

 张东峰皱着眉头说道:“你知道为什么散得这么快吗?刚才我让李落给东杨村书记段平打电话,决定停止对段平的检查,恢复工作,先解决好上访的问题。”

 “从李落打电话到这些群众散去,只用了十五分钟,看来段平的能量很大。”

 徐东说道:“领导,你来开元县的时间短,可能不知道有些情况。”

 “段平在开元县可不是一般人物。上个月,他儿子结婚,我都去送了一份礼。”

 “你问问各部门和乡镇街道的头头有几个人没去?”

 “段家在开元县城有酒店、有洗浴中心、有商场。东杨批发市场名义上是村里的,实际上属于段氏家族。”

 “几年前,他把一名到东杨村进行审计的领导打了,被撤销了村书记的职务。第二年,正赶上东杨村换届选举,他又被选为村长。”

 “段家在东杨村是大家族,全村一半多的人姓段。段平这个人很能维护本村老百姓利益,在东杨村群众中很有威信。”

 “街道办事处派了一个干部到东杨村当书记,根本就不好使,工作根本干不下去。去年,段平又当上了村支部书记。”

 张东峰问道:“徐东,你说实话,你和他有没有关系?”

 徐东明确说道:“表面上打哈哈,但是我不愿意与这种人多交往。”

 张东峰点了点头:“看来,需要想办法除掉这股势力,否则开元县不得安宁。”

 徐东说道:“不除则已,要除就得挖根。”

 张东峰说道:“调查东杨村以及下属实体偷漏税款、经济犯罪的任务交给你,这事,需要严加保密。”

 徐东脸色郑重地说道:“领导,你放心好了。”

 徐东离开后,张东峰打电话叫来公安局局长莫云聪,向他布置成立专门侦查小组,暗中监控段平,掌握必要的证据,等到时机成熟,便进行连根拔除。

 腊月二十八这天,张东峰一天的日程安排是:上午和下午走访、看望破产企业的下岗职工,给下岗职工送温暖。

 晚上六点参加开元县民营企业协会举办的辞旧迎新酒会。

 张东峰和相关领导乘坐面包车走访下岗职工。

 一天下来,张东峰的心情都是灰蒙蒙的。

 平时他更多关注的是发展问题,听到和看到的都是进步和繁荣。

 然而就在这些辉煌繁荣的背后,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因改革而遭淘汰,因企业破产而生活贫困潦倒。

 改革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实惠,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困惑,这群人就是一部分下岗工人。

 张东峰在走访了几家破产企业后,来到已经破产的开元县橡胶厂工人宿舍区。

 宿舍区在原厂区的后面,实际上就是四栋八十年代盖的三层楼,住着不到二百户人家。

 陪同人员进行介绍:“开元县橡胶厂原来是生产工业橡胶配件的小企业,因为产品科技含量低,工艺落后而被市场所淘汰。”

 “工厂破产后尚余部分资产,为职工买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现在退休的工人每月能领到退休金。”

 “厂里的大多数工人都已经重新找到工作。下岗的工人每月能领到几百元的下岗救济。”

 张东峰走访了几家下岗职工,感觉日常生活还不算十分困难。

 主要原因是橡胶厂宿舍处在县城的商业区,下岗工人可以做点小买卖,比起刚才走访的纺织厂要好的多。

 纺织厂宿舍区位于城郊,纺织行业女工多,技术专业性强,却在如今社会用不着,特别是中年女工,下岗后更不容易找到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