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忍不发

 朱宏离开后,张东峰觉得不论以往是非,也许是一种解决过去存在那些矛盾的办法。

 不过,为了驾驭全局工作需要,张东峰必须更多地了解以前班子成员的情况。

 考虑了一会儿,他便打电话约徐东过来谈话。

 下午一上班,徐东准时来到张东峰的办公室。

 除了张东峰,徐东是第二年轻,只有三十三岁。

 徐东衣着讲究,理着平头,显得十分精神。

 因为是第一次和张东峰打交道,徐东稍稍收敛些张扬的个性,却也表现的不卑不亢。

 张东峰开门见山地说道:“徐东,我刚来,不了解情况,找你来是想了解一下开元的情况,随便谈谈。”

 徐东爽快地说道:“领导,你随便问,我肯定回答。”

 张东峰首先询问了徐东分管的工作,徐东一一进行了回答。

 只见思路清楚、条理分明,表述简捷、数字精确,张东峰感到满意。

 接着,张东峰问起原来班子的情况。

 徐东直截了当地说道:“以前班子不团结主要责任在一把手,吴天明根本就没有驾驭改革开放复杂局面的能力,思想僵化,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

 “自己不会干,还不让别人干,这种平庸之辈在这样的位置上对开元县来说是个祸害,早就应该赶他下台。”

 “说实话,我最看不起他,带头反对他。如果说因此影响了班子成员的团结,我有一定的责任。”

 “平心而论,不是我闹不团结,是他没有能力团结大家一起工作……”

 徐东历数吴天明的种种不是和工作失误,把他说得一无是处。

 停了停,喝了一口水,徐东继续说道:“什么叫不团结?现在只要有人对一把手有意见就叫不团结,一把手的意见就是组织意见,这是什么逻辑?”

 “团结不团结要具体分析,不能各打五十大板。我觉得陈立豪和吴天明之间的矛盾不是个人的恩怨,而是对工作的不同看法、不同意见。”

 “吴天明思想僵化,失去多数班子成员的支持就是最好的说明。我对于上级领导对陈立豪的批评就是不服气。”

 “什么叫拉帮结派?大多数班子成员支持就叫拉帮结派?反正是不团结了,有理也说不清……”

 “一个班子的班长,必须有能力、有魄力、有魅力,吴天明他一条也没有,而且气量狭小,做事拖拖拉拉、做人窝窝囊囊。”

 “领导,说实话,我是真看不起他,想尊重他都尊重不起来,这种人不知怎么能到这个位置?”

 看着心直口快的徐东,张东峰心想后者干起工作也是非常干脆利落。

 在接到张东峰的约谈电话后,徐东专门找陈立豪商量过。

 陈立豪的意见是让徐东收敛点,先看看张东峰的意图再做打算。

 如果张东峰的意图是整顿班子成员,进行组织调整,那就不进行配合,大不了调离,到别的地方工作。

 如果张东峰依重他们,陈立豪觉得就积极配合工作,取得信任。

 徐东是个敢说敢做的人,他看到张东峰态度谦和,对自己所谈带有几分赞赏的态度,说话也就更大胆了。

 徐东接着说道:“领导,我和陈立豪是朋友,有人说我是陈立豪的小兄弟,是小兄弟怎么了?没有规定领导干部之间不能交朋友吧?”

 “个人关系有亲有疏这不是很正常的吗?有的人就拿这个问题来做文章,把个人感情和工作搞在一起,无非是要送给陈立豪拉帮结派的帽子。”

 徐东坦言和陈立豪的关系,张东峰倒是感到前者做人的敞亮和达观。

 张东峰笑着说道:“所谓志同道合,说的不就是一派吗?但是,工作不能以人划线,是非曲直自有公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