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重大事故

 张东峰心里很纳闷,明宁煤矿发生了重大事故,老百姓站在这里做什么?

 正想着,秘书林兴从台阶跑上来说道:“张县长,这些是上访群众。”

 张东峰问道:“怎么回事?”

 县府办公室主任王志强走上前,小声对张东峰说道:“张县长,是为了河水污染的事……”

 张东峰刚来古林县不久,当然不明白河水污染的事情,王志强正想解释,秦方泽打断王志强的话:“要不这样,张县长先带人去煤矿组织救援工作,我留下来处理这件事情!”

 张东峰心里很着急,井下被困的矿工生死不明,现在又遇上群众大规模上访活动,真是祸不单行!

 现在听秦方泽这样表态,觉得也只能这样了,于是说道:“行,这里就麻烦秦书记处理了,我去明宁煤矿。”说完,就带着一些立即奔赴矿难第一线。

 明宁煤矿距离县城有五十多公里,而且是山路居多。

 尽管张东峰心急如焚,但是急也没有办法,路就是这样的路,由不得他,只好耐着性子,任着汽车一路颠簸。

 张东峰原来担任组织部长、挂职区委副书记时,只负责权力范围内的工作,权力范围之外出了事,总觉得与自己关系不大。

 真的是不当家不知当家的难,自从他担任了古林县代县长后,感觉思维方式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随着地位走高,权力加大,肩上的担子仿佛加重了许多。

 他知道,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权力与责任总是成正比的。

 尽管他现在只是古林县的二把手,不过这是相对于全县来讲,若从县府这个层面来讲,他就是一把手。

 自然,他感到身上的担子重了许多,现在一听到明宁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他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恐惧,生怕救援不及时不得力,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叶元秋却突然住院了。

 他在江东县和平江区工作时,无论是郑冠华和欧阳明辉、还是宋德胜和林远辉,虽然他们也存在很多的矛盾,但是在面对重大事情时,还是能一起冲在前线,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

 张东峰实在摸不清叶元秋的底牌是什么,究竟是真病还是假病?

 如果是真病了,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是有意托病,故意把疑难问题交给他,那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张东峰把问题处理好了,成绩还是叶元秋的;如果稍有纰漏,或者有什么疏忽,承担责任的却是自己,而不是叶元秋。

 对于叶元秋,张东峰在江东县时就听说过,此人从基层干起,一直干到了县委副书记、县长,然后又当上了县委书记,工作能力很强,手腕也很硬,是一个说一不二的铁腕人物。

 张东峰上任后,敏感地察觉到,县委书记叶元秋并不希望他来当代县长,只是张东峰去了,叶元秋也只能免为其难地加以欢迎。

 这是人之常理,张东峰完全能够理解,无论是叶元秋还是其他任何一个人,谁都想用他自已一手培养起来的干部。

 想归想、事情归事情,省里和市里的安排,叶元秋并不能违抗,当然也无权违抗。即使他再不满意,他也得想办法在下次选举的时候让张东峰顺利地当选。

 当然,除了叶元秋之外,还有县委副书记秦方泽和常务副市长谢东泽,他们更不希望张东峰过来。

 叶元秋不想接受张东峰,是想用他自已培养起来的干部。

 秦方泽和谢东泽不想让张东峰过来,是因为他们都盯着县长的位置,张东峰空降过来,坐上了他们想坐的位子,无疑是断了他们的前程,他们心理上不平衡也是在所难免。

 张东峰明白,来到新地方任职,不得不抛开过去构建起来的人脉关系,必须重新构筑新的人脉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