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变评选方式

 宋德胜看到省委书记的批示后,专门拿着批示来到张东峰的办公室,高兴地说道:“东峰,平江这一步棋是走对了。这样下去,平江在全省的形象,很快就会扭转,这得谢谢你啊!”

 “哪能谢我?还不是宋书记您的决策正确。”张东峰说道。

 宋德胜笑着,脸上有些灿烂。

 省电视台前几天专门到平江来做了一期节目,本来是准备采访张东峰的。

 只是张东峰坚决不同意,一把手不采访,采访我这样一个副职干什么?副职的工作,不都是在一把手的领导下开展的嘛。

 最终宋德胜对着电视镜头,侃侃而谈。

 张东峰发现,宋德胜不仅仅在谈具体工作,而且已经将“十差干部”的评选与平江区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宋德胜的办公室里,宋德胜喝了一口茶,然后说道:“这个活动还是要进行的。省里已经全面推广平江的经验,不能说我们自己先偃旗息鼓了。”

 “不过,现在看来许选的方式方法上还是值得深入研究。比如,怎么对待提名?提名的范围?提名原则等等。”

 “现在的各种提名方式,我看了看,像区务网上的提名,就很乱。我们千万要防止有些同志借‘十差干部’的评选,来发泄私愤。如果这样,就偏离了我们的初衷,甚至适得其反。”

 “我也是这样想的。评选活动必须继续开展,方式方法上必须进一步改进,因此,我在考虑,是不是继续扩大提名范围,延长提名时间?”

 “春节过后,再由区委研究提出候选人。这样,可能更妥当一些。宋书记、赵书记,你们看?”张东峰看了看赵一达。

 这个家伙啥事也不干,出主意也是说空话,没有任何实质内容。

 赵一达笑道:“当然可以。评选活动不要太急躁,事情是好事,但不能办砸了。”

 “也不能搞成让干部人人自危。这个……”姚丹插话,“我就听到一些议论,说是最近在外面饭也不敢吃了,酒更不敢喝了。”

 “为什么呢?就是怕被人盯上,戴上一个‘十差干部’的帽子。我觉得关键还是……张书记,当然我只是建议,我觉得关键还是当初的意见不太成熟,对什么是‘十差干部’定性不够准确。干部好与差,主要还是体现在工作实绩上。如果从这方面来进行,估计是不是……”

 “有道理。我赞成姚丹主任的观点。”宋德胜端着杯子,看了一眼上面的青花,继续说道,“标准还是要界定一下,我们评的是‘十差干部’,是干部,就得主要看工作。”

 “现在有些人可能在提名时,只看了表面现象。如果仅仅看吃吃喝喝,那么首先我就得被提名。是吧,标准还得改进!”

 “确实还得改进。”赵一达再次附和。

 张东峰觉得有些无奈:“这样吧,我再请评选办的同志,认真进行考虑,节后拿出具体的改进方案。”

 “节前肯定来不及了,根本没有时间了,何况还有……”

 “也好。”宋德胜理了理头发,问姚丹,“联席会议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宋书记,已经准备好了。”姚丹答道,“人员已经通知了。”

 张东峰接话道:“宋书记,联席会议我就不参加了,另外有些安排。”

 “这……尽量参加吧。”宋德胜接着问姚丹,“材料都发到他们手中了吧。另外再加一个通知,对三干会材料和其他材料的意见,请用文字来进行表述。”

 “今年的会议,时间缩短为半天,重复的话和空话套话一概不说。”

 “这是好事。恐怕实施起来,不太容易,大家都说惯了的。”姚丹马上意识到说漏了嘴,立即改口,“会议时间确实不宜太长。往年搞到半夜,最后也就应付了。会议质量不高。定时发言,很有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