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咨询服务的同学

 面对张东峰的询问,宋德胜说道这:“在市里也一样。干了几年市直的一把手,就下来了。下来前,曾经作为副市级的人选,结果……哈哈,不过,到平江区好!”宋德胜说完说转换了话题。

 两个人谈起了刚刚来过的孙铁成书记,说外界的传闻,孙铁成是某革命前辈的小儿子。“这简直就是乱弹嘛。现在啊,空穴来风真上多。”宋德胜说着笑道。

 张东峰同样笑了笑。

 不仅仅孙铁成,稍微级别高一点的领导,都有可能被人编排。

 其实也不是什么恶意,只是一种出于好奇的猜测。

 二人随便聊了几句,便各自回去了。

 到了办公室,沈听进来问道:“张书记,昨天孙书记的视察活动都好吧?”

 “怎么了?”张东峰听出了话中有话。

 沈听嗫嚅道:“我听人说,昨天本来有一班人准备拦车告状,幸亏提前被公安局知道了,把几个带头的人全部看起来了。要是真拦了,那可……”

 “居然有这事?”张东峰皱了皱眉头。

 “我也只是听说。”沈听给张东峰泡了茶,然后出去了。

 张东峰心想可能真有这样的事。

 沈听说公安局把这几个带头的看住了。怎么看的?是不是抓了起来?不然一个大活人,怎么能看得住呢?

 有一种文化,一直是根深蒂固的,那就是清官文化。像包拯、像海瑞。

 老百姓有什么冤了,有什么状了,就想找清官,而清官也并不是随便就能找着的,因此就不断地出现拦路喊冤,甚至告御状的事。

 张东峰在布置接待工作与视察点时,这一项却疏忽了,他甚至一点都没有考虑过。要是真的出了事,不知孙铁成……

 此时,张东峰更加明白了赵一达为什么不愿意负责接待工作。

 中午清念实业集团的范总过来专程邀请张东峰,说是京城来了一个咨询大师,正在为企业上市的事,作咨询。

 张东峰听着这话有点想笑。一个产值不到几亿的企业也想上市了。但是,转念一想,这也是好事。追求上市,就是追求企业现代化的一个过程。

 平江区虽然企业很多,但是一个阶段跑下来,张东峰已经明显地感到这些企业的层次低,特别是管理水平低,更谈不上建立企业文化了。

 清念实业集团的老总能往这一块想,一方面可能得益于上一次张东峰和他的谈话。那一次,张东峰对清念实业集团内部管理提出了足足五条的批评意见。

 另外,也可能出于将来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要发展,资金是根本。

 现在各地都是融资难。而一旦上市,在目前资本市场并不是健全的情况下,企业就等于进了银行。不怕你没钱用,只怕你不会用。

 到了饭店,一进包厢,张东峰就笑了。坐在对面的,正在侃侃而谈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大学同学龚超,当然是他在曲江大学的同学。

 “我说是哪路专家呢?原来是你。哈哈。咨询到我的地界上来了,了不得啊。”张东峰说着,龚超已经站了起来,笑容挂在脸上,迎着张东峰就拥抱了起来。

 范学明在一旁呆住了,他不知道这两个人搞什么名堂。

 张东峰看着发愣的范学明,道:“你说他是谁?我的大学同学。”

 “啊,原来有这么一层关系?太好了。今天请张书记来算是请对了。”范学明高兴地说道:“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元旦了。你们老同学能在平江相聚,也是缘份哪,今天我好好敬你们一杯。”

 “是要喝、是要喝。我们有五年没见面了吧?上一次我记得在省城,那一次把我灌得够呛。”张东峰坐定后,问了问龚超现在的情况。

 龚超毕业后,去京城发展,原先在国家机关工作,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咨询公司,主要是为一些需要上市的企业进行咨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