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媒体进行报道

 张东峰关上门,看了看信封,并没有急着拆开。

 他知道里面是什么,他瞟了一眼,就知道里面的份量。从厚度上看,应该是一张卡。“这范学明……”张东峰又笑了下,就将信封放到床边上的公文包里。

 接着,张东峰开始给宋德胜书记打电话,汇报说他明天要回省城一趟。宋德胜说你有事就回去吧,这些天也辛苦了。

 张东峰笑道:“我再辛苦哪有宋书记辛苦?是这样的,我想请省城的几家新闻媒体来平江区,主要是报道平江抗雪的情况,同时宣传平江区的经济发展。宋书记,你看……”

 “这个想法好,很好!我同意。”宋德胜的话语里透着兴奋。

 张东峰又将他想好的请哪几家媒体的情况简要的说了遍,宋德胜都表示同意。这样做好啊!现在是信息时代,酒好也怕巷子深!当然需要进行宣传。

 张东峰心里早就知道,宋德胜会支持他这样做。

 放下电话,张东峰给卢伟打了电话,请他邀请几家媒体的记者,在明天中午一起吃饭。

 第二天,张东峰的车子不出意料地在路上走了三个多小时。

 如果不是下大雪,封路的话,平江区去省城市中心只需要半个小时。

 因为大雪,高速封路,不得不走国道。

 不过,国道上不断堵车,每堵一次就得个半小时。

 走之前,本来范学明也带了车的,张东峰让他把车丢了。

 事实证明,张东峰的做法是明智的。多一台车就多一份拥挤。一台车灵便,瞅准空就走。

 走走停停,中间路过春晓镇,汽车又堵上了,张东峰便决定去镇里休整一下。

 在春晓镇休息的时候,张东峰收到了齐格发来的短信。齐格说开达县的雪太大了,大得让人心惊。

 齐格今天一早就步行到山里,鞋上缠着棉布,走路时还得拄着拐杖,稍不留心,用他的话说“我也许就会成了烈士”,齐格在最后也玩了一回幽默。

 张东峰却看到了寒冷,他举着茶杯,想像齐格在雪地里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

 “唉,这齐格啊齐格!”至于那最后的幽默的一句话,张东峰相信了那是别人的。齐格这样一个从不幽默的人,岂能出此幽默之语?

 当然,张东峰很快给齐格回了短信。他知道齐格给他发这个短信,一半原因是因为昨天晚上他打了电话去问候他。

 齐格是个小心谨慎、知恩必报的人。这样的人心理负担重,放不开。

 “多保重。我也在乡下。”张东峰回道。

 休整一番后,大家重新出发,车子开始缓慢行走,范学明感慨道:“这是在爬行。”

 张东峰笑了笑说道:“这应该叫蠕动。蠕动,像条虫子般。”

 “恰当,恰当!书记就是书记。”范学明赞叹道。

 张东峰却有些睡意了。

 上午车虽然行得慢,可是张东峰的眼睛一直是睁的,而且睁得很大。

 雪天路滑,最容易出事。路边上就不断地有出事的车辆。堵车也大都是因为其它车辆出事造成的。

 张东峰睁着眼睛,看着路和前面。即使在堵车时,他也看着。而现在,他的眼睛实在是太累了。车子里开着空调,十分暖和。他就在车子的蠕动中睡着了。

 中午十一点半,张东峰的汽车终于蠕动到了省城。

 省城的道路已经扫过了,路中间空出了行车道,积雪都被堆在绿化带的空地上。范学明问:“是先到饭店?还是?”

 “先住下来吧。”张东峰说。

 范学明看了一眼张东峰,他不太明后者说这话的明确意思,是叫范学明和司机住下来,还是三个人都住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