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定方案

 张东峰心想,李小华能够主动提出离开组织部,到喜欢的岗位,还可以腾出一个局来安排其他县委常委提名的预备人选,帮了他一个大忙。

 张东峰对于李小华的主动离开,不能表现的过于无情,便说道:“李部长,既然你想担任政法委副书记,明天我跟郑书记反映一下,尽量争取由你主持政法委的日常工作。”

 李小华达到了目的,千般感谢地挂了电话。

 张东峰松了一口气,心想,他最担心的就是李小华不同意离开组织部,和他争执起来,就会影响他的威信。

 没想到他左思右想都不妥当的事情,竟然轻易地迎刃而解,张东峰立即充满了信心,决定安排赵成刚担任民政局长,心想,要做大事有大作为,必须要有铁腕,优柔寡断不仅被人瞧不起,还有可能葬送大好的前程。

 事前对来自各方的阻力有了一些估计,没想到来自上面的阻力比预想的更大。

 第二天,张东峰一走进办公室,秘书林敏说道:“张部长,郑书记请你过去一趟。”

 张东峰走进去,郑冠华正阴着一张黑脸在收拣东西。

 看见张东峰进来,他气呼呼地说道:“谁把消息通得这么快,我们昨晚刚讨论了草案,今天早上我已经接到了五个电话,都是市局的领导要求县局的局长进行留任,财政局长还说如果不让孙迪局长留任,以后对江东县的财政就放手不管了,真是岂有此理!”

 张东峰淡然地劝说:“郑书记,某地要发生地震,老鼠会提前感知,从洞里跳出来逃生。我们这些局长也是属鼠的,只要发生危及岗位的变化,不需要通气,他们也会提前感知。”

 郑冠华笑骂一句:“我不相信换一个局长就会变天。”

 张东峰接着说道:“有些人总把下属单位看成自己管理的地盘,搞家天下。”

 郑冠华回应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都是一纸干部,组织叫上哪就上哪,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明白这个理?”

 张东峰脸色平静地说道:“郑书记,这背后可能有一些复杂的原因,但不能因为来自上面的阻力,就影响机构改革的工作大局。”

 郑冠华已经整好东西,便在办公椅上坐下,点燃一支烟抽了起来:“顶不起、躲得起,我带一个组上清元山,到山上躲一个星期,等我们考察下来,就召开常委会定下来,这边的事情你和欧阳县长多费一点心,我手机关机,有事打清江镇的电话进行联系。”

 郑冠华想了想,继续说道为:“在外人看来,好像人事安排是书记说了算,你现在知道了吧,人事安排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

 “当各种力量在相互搅动,搅起一团浑水时,就有可能把书记和组织部长推上风头浪尖,一个合格的组织部长要能够平衡各种力量,最终形成一种和谐的局面,这是最高境界。”

 “这一次情况不一样,许多老干部必须退下来,又非心甘情愿,矛盾在所难免,你要有心理准备。”

 张东峰点了点头说道:“郑书记,机构改革三定方案怎么办?”

 郑冠华愣了一下,接着说道:“这个事情几个书记议过了,县里有编制委员会,让欧阳明辉召开一个编制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后下个文。”

 张东峰提醒:“郑书记,这么重大的事情最好经过常委会研究通过。”

 郑冠华摆了摆手:“决策是需要承担风险的,特别是人事改革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县编制委员会给我们分担一点压力吧。”

 张东峰恍然大悟,为郑冠华的老谋深算所折服。

 回到办公室,赵成刚进来请示:“张部长,先从乡镇开始还是先从部门开始?”

 他现在不得不小心,主要是他他猜到县委准备把他调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长的岗位,又不知未来的具体岗位,心里颇想探问,又不好开口询问,只得玩耗子与猫的游戏,像打猎一样,从外往里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