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大噪,引气丹!

 冀北地区。

 随着陈宫高价买粮,免费施粥的消息传出去。

 各路饥民蜂拥而至。

 除了路上饿死以及被吃掉的以外,冀北地区的外来饥民,超过百万。

 这么多人等着吃饭,饶是陈宫仍在源源不断地收粮,也感觉压力极大。

 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增加水米比列,把粥调稀,以求能让更多人生存下去。

 到后面人手不够,陈宫就将雁门关的几十万难民都调往各地帮忙。

 这些难民承了雁门关的恩惠,原本就想报答雁门关的活命之恩,对于陈宫的安排自然是十分乐意。

 纷纷自发组织前往各地去帮助这些刚来的饥民。

 陈宫出钱,他们出力,情况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雁门关同样来了不少饥民,但是关内实在住不下了,陈宫就下令在关外设点布施。

 数万饥民拿着碗排队取粥,负责施粥的百姓也十分热情,极为耐心地给这些饥民施粥。

 他们原本就是难民,对这些饥民感同身受,自然不会有什么歧视。

 除了施粥之外,陈宫还采购了一批棉布制成的衣物,免费发放给饥民,一人一件。

 这些棉衣虽然质量不是很好,但也足够避寒了,至少让他们不至于冻死。

 饥民们对陈宫无不感恩戴德。

 雁门关外出了施粥点,还搭建了许多可以遮蔽风雨的草棚。

 饥民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草棚里。

 外面天寒地冻,但他们心中却十分温暖。

 在这多灾多难的年代,能够有口吃的饿不死,还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不至于冻死。

 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十分幸福了。

 “唉,原本听说来到雁门关就可以吃饱穿暖,我还不相信,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是啊,这陈宫大人可真是活菩萨啊,要是早知道我也来了,现在听说关内都住不下了。”

 “真羡慕他们啊!”

 领到粥水的饥民们喝完粥后,蜷缩在草棚里,望着雁门关外忙的热火朝天的施粥点,感慨万千地讨论着。

 看着那些正在施粥的难民,眼中充满了羡慕。

 那些人原本都和他们一样是受灾活不下去的难民,可是来到雁门关后,不仅可以吃饱穿暖,雁门关的李傲将军还给他们在关内建了房子。

 若是有人生病,听说雁门关还有个姓孙的神医给他们免费医治。

 这样的生活,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真是让人羡慕啊!

 “可不是嘛!”

 “人人都说北方穷,可在我看来比南方好多了!”

 “我听说冀南那边正在打仗,那里的百姓过的可惨了!”

 “打仗?怎么回事?”

 “听说是冀州侯贪污了朝廷的灵石,还养私兵被朝廷知道了,朝廷派大将军来讨伐。”

 “但这大将军也不是个好东西,他打仗就算了,还纵容士兵抢百姓的东西。”

 “最近这段时间,听说大将军吃了败仗,正在到处抓人充军,我有个表亲就是去买点粮食,就被强行抓去充军了!”

 “啧,这也太惨了吧!”

 “谁说不是呢,在这些大人物手下当兵,不仅吃不饱,稍有不慎连命都没了,我宁愿饿死,也不去这些人手下从军!”

 “就是,给他们卖命,狗都不去!”

 “还是雁门关好啊,听说这镇北将军爱兵如子,对百姓也极好,可惜镇北军不收人了,不然我也去从军!”

 饥民们有了吃的,还有住的地方,也不用担心冻死,闲着无聊甚至还有心情八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