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来

 她的夫婿是马员外的堂叔。

 大麦没有来,马员外看不上杏花,看在李才女和知府公子交好的份上,把杏花介绍给了自己的叔叔。

 他的叔叔叫马富贵,看,听名字就知道很有钱。

 马富贵59岁了。据说去年他也是59岁。

 妻子去世多年,两个老妾也年华已去。

 马富贵说了。虽然不能把杏花当正妻娶进门。但是家里没有正妻。杏花嫁过来就掌家。所有待遇都是和正妻一样的。

 其实,说的再好,也是个妾。

 一开始杏花也不同意的,架不住赵氏和李香媛一阵忽悠。还有那成箱的绫罗绸缎。大个的金子手镯。

 连银耳钉都没有带过的杏花。被大金镯子晃花了眼。很快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族长一家赶去府城,除了杏花娘担心闺女,族长和族长媳妇都很满意。

 李香媛说了:老是老了点。但是等老夫婿西去后。家里的家产,还不是杏花说了算?

 好大一座金山,一张大饼。族长想想,就觉得是家里祖坟冒青烟了。

 天上掉下来的财富,很快就会砸到他头上了。

 嫁了杏花,又许诺给马员外物色小美人,很快,马员外就传来口信,说开春李相近就可以入国子监预备备了。

 预备班是两年。

 两年后国子监考试,合格的学子正式入国子监上课。被淘汰的,那就打回原形,哪来哪去。

 只要能进京,李香媛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两年后……

 李香媛自信地看着府城的贵女们:“我会让你们跪在我的脚下,而不是像现在,她绞尽心机的左右逢源。”

 李香媛是以才女的名声打开府城的贵女圈的。

 去了京城,她想依样画葫芦,还从才女的名声上下手。

 回想着前世无意中看到的那本诗词。李香媛笑得志得意满。

 因为老宅没人,只有连枝看家。

 所以东头李家人,也就没有准备年货去孝敬李老汉。

 没有老宅的算计,家里也不缺钱。所以这个年,李家人过得十分惬意。

 不单单是李家人,青山村几乎人人兴高采烈。

 做粉条生意的粉条五人组,自然是赚的金满钵满,各家都在偷着乐,自不必提。

 就说参与李家熬制草药的,也都给孩子们添了新衣服。

 一时间,李家声望倍增。

 所以当有人坐着马车,穿着得体,梳着流光的发髻。打听李小棉的时候,村里人个个争先恐后的给人引路。

 大麦领着两个妹妹,正在用大炮式的轱辘车运水浇药田。就被一群人拦在了半道上。

 “哎呦,老嫂子,这就是小棉姐妹。”

 “小棉,你家来客了。”

 在一群乡亲的吵嚷声中,小棉姐妹仨面面相觑。

 马车上,一直掀着帘子往外看的秦嬷嬷,也在不动声色地打量小棉姐妹仨。

 看了两个小的一眼,她就不再关注,那俩太小,能让自家公子另眼相看的,只能是这个大的了。

 多么普通的三个乡下孩子。身上竟然还穿着补丁衣服。

 乡下人,浇水干农活,自然要换上工作衣了。

 秦嬷嬷皱着眉头,她怀疑是不是自己找错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