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无杂草

 第五天,所有的东西按比例放进陶罐熬制。

 这是最后一步,李小棉亲自搅拌主意火候。

 刘应道仍然坚持在烧火的岗位上。

 一连三锅,刘应道睁眼看着这些材料经过熬制后,慢慢的变的莹润的膏剂。

 挖一点,闻一闻,抹手上试一试,的确和以前的李家冻伤膏没什么区别。

 怪不得他看不出是什么材料做的。

 果真是乡间无杂草吗?

 当刘四海再次到来时,屋里已经堆满了一罐罐冻伤膏。

 李本善陪同着刘四海检查了坛子的数量和药膏的质量。

 当坛子装车后,刘四海掏出一打银票,准备结清剩下的一千五百两银子。

 在李家人激动的眼神中,宋氏拒绝了。

 刘四海不解地看着宋氏,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莫非是嫌少?

 可这都是事先说好的,此时再加价,李家人就太不厚道了吧!

 刘四海看向刘应道,希望他做中间人说句话。

 刘应道也皱紧了眉头。莫非这批冻伤膏质量不过关?

 也是,一堆杂草树枝,即使都是活血化瘀的,效果怎么能和名贵药材比呢?

 看来,这李家人心虚了。

 李家众人也不明所以,看向宋氏,一个个都用眼神催着她赶紧接了银票,那可是一千五百两呢!

 宋氏安抚地看了家人一眼,这才对刘四海道:“大兄弟,我想和你商量个事。”

 刘四海露出不喜的表情,心道:果然是想加价。

 他冷声道:“李夫人,我们可是有约在前的。”

 宋氏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是,我知道大兄弟是做生意的,我就是想问问,大兄弟这药膏出手卖多少钱?”

 刘四海生音更冷了,做生意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种人他见多了。

 他冷冷道:“这好像不关李夫人什么事吧?”

 宋氏脸红了红,抿着唇顿了顿,还是开口说道:“大兄弟,这挨冻的,能得冻疮的,大都是穷人吧?”

 刘四海没有说话,却点了点头。

 宋氏继续道:“都是穷人,能买得起冻伤膏的恐怕不多,我就想着,这一千五百两我们不要了。”

 “这样,你成本就低了,那你能不能卖的便宜点,让穷人能买得起冻伤膏?”

 宋氏说完,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是提个建议,我明白大兄弟也得挣钱。”

 “实在不行,你看我们再卖冻伤膏,能不能还按老价钱出售?”

 刘四海看了宋氏一会,突然笑了。

 “李夫人是个慈悲人。你放心,我们这一批冻伤膏是销往京城的。对应的客户也不差钱。”

 “至于穷苦人家,我们名下的医馆,药行,每年都会有义诊活动。我们自制的冻伤膏也会免费发放的。”

 “哦,原来是这样,大兄弟一家都是善人呢!”宋氏欢喜感慨。

 刘应道却无语望天。

 自家自制的最廉价的冻伤膏,成本也比李家高得多好不好?

 李家人这生意,简直是一本万利。

 冻伤膏成本里最值钱的恐怕就是羊油了。

 而自己做的冻伤膏……

 不说了,说起来都是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