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兄弟,明算账

 李氏也连忙道:“就是,大嫂,我们啥也不要。挣钱先给大麦攒嫁妆,再给大柱娶媳妇。”

 说着说着她还哭上了,“大嫂,我没想分东西。”

 得,李氏娘家大嫂一看,这两口子挣着表忠心,却显得她成恶人了。

 “我也是为了你们能长久和睦才多这么一句嘴……”

 李氏娘家大嫂有点郁闷死了。

 遇上这么两口子傻瓜,她实在管不动了。

 公公啊,婆婆诶,你们闺女自己不争气,可不赖我不管她啊?

 宋氏摇头笑道:“哭啥呢?就是想分也没什么,至于掉金豆子吗?”

 李氏像个小女孩似的撒娇:“大嫂,我不分开。”

 宋氏站起来,正色道:“不分,那就还一起过。”

 “虽然是一起过,我也把话说明白了。我们是一家人,一起挣钱一起扶持着过日子。”

 她停顿了一下,接着道:“不管以后家业多少,三个小子均分。”

 “至于仨闺女的嫁妆,我不能说是一样的,毕竟咱以后过成啥样我也不知道。”

 “孩子们的嫁妆,咱就根据当年的情况来定,拿出咱们能拿出来的最好的给,你们看成不?”

 李本善感动的道:“大嫂,都听你的。”

 李氏眼含热泪,哭着道:“我就知道,大嫂是好的。”

 女孩子嫁妆先不说,就说以后家产三个小子均分这一点,李氏心里就暖得不要不要的。

 大嫂家就大柱一个儿子,自家可是俩。

 怎么分,也是自家沾光。

 李本善知道,大嫂能这么分,说明几个孩子在大嫂眼睛一视同仁。

 大嫂是温柔善良的,也是宽厚公平的。

 这个家让大嫂来当,他心服口服。

 李氏娘家大哥大嫂互相对视一眼。

 这宋氏说话敞亮,怪不得小妹这么护着宋氏。

 不管宋氏这话有多少水分,但只要她说了这话,他们也算是放心了。

 气氛一下子温馨又热闹起来。

 吃过饭,李氏娘家大哥大嫂一直帮着载好花椒树苗,这才赶回核桃沟。

 日子在忙碌中度过。

 清明节到了。

 一家人都在折上坟的纸钱。金元宝,银元宝装了一背篓。还有蜡烛,三碗肉,三碗油馍头,还有三碗素三鲜。

 供品比往年丰富多了。

 李小棉被列令在家看着三顺。

 用李氏的话就是:二丫头体质特除,这个日子就别出去了。

 小棉这孩子去了,碰到自家祖宗不怕,要是遇着别人家祖宗咋办?

 青山村李家,赵家两族的坟都在老坟头。据说那里是风水宝地。

 李小棉又不能说自己不会乱遇祖宗的,上次亲爹附体那事,是自己瞎编的。

 但如果说亲爹附体是瞎编的,那师傅的事又怎么解释?

 不过小棉觉得,就是自己说实话,也不会有人信的。

 小棉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这也是二婶出去时交代的,说晒晒太阳增加阳气。

 小三顺则在一边扎马步。

 为什么三顺也不去上坟呢?

 这也是二婶说的。她说小孩子眼睛亮,说不定就看着啥了。会吓着孩子的。

 至于能看见啥?

 可能不是自己祖宗就是别家祖宗了呗。

 所以为了老坟头各位祖宗安,小棉姐弟俩一起在家晒太阳。

 阳光暖呼呼的,小棉打着拍,和小三顺一起唱儿歌。

 “拔萝卜,拔萝卜。嘿哟嘿哟拔萝卜……”

 突然,李小棉捂着心口,猛然转头,看向大门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