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让人坚强

 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小棉一家人不知道,她们关起门来忙了半个月,这个家才终于有了点样子。

 大麦十三岁,已经能像模像样的做衣服鞋袜了。

 这天吃过早饭,小棉转了一圈没看到宋氏和哥哥。

 就问正在缝衣服的姐姐:“娘去哪了?”

 “去砍柴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娘说砍些柴和人换麦秸。”

 小棉不解,“换麦秸干什么?房子不是修好了吗?”

 “天冷了,该装草铺地了。”

 十三岁的大麦小大人似的叹口气,道:“咱爷那边,两大垛麦秸,要说也得有咱的份,可娘要强的很,不愿意用。”

 小棉道:“娘不止是要强,她是在躲着老宅。”

 不管是分家断亲,还是搬到这东头,娘都是在刻意的和老宅划清界限。

 不过这“草铺地”是啥玩意?

 小棉不懂就问。

 结果大麦像看怪物一样打量小棉一眼。

 “草铺地是啥都忘了?咱每年冬天都用麦秸装那么厚,你不天天睡在上面?”

 小棉无语。

 不过从大麦话里话外,她也弄懂了啥是“草铺地”了。

 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装满草的褥子。

 大都是用粗麻布缝成一个被罩的样子,里面填上厚厚一层麦秸秆,铺在床上当褥子用。

 干燥的麦秸隔潮挡风,碾压也不易碎,冬天睡在上面很保暖。

 农村普遍用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便宜不花钱。

 小棉一边赞叹老百姓真是有智慧,一边想着家里装“草铺地”得用多少麦秸。

 哥哥十一岁,已经分床了。

 那么至少装两床,冬天冷,“草铺地”自然越厚越好。

 那麦秸得用很多了。

 “姐,要不我去偷爷家的麦秸去吧,反正也有咱一份不是?”

 小棉想着,自己有空间,到时候神不知鬼不觉,偷了麦秸放空间里……

 大麦猛地放下手中活计,眼一瞪道:“你敢!”

 “爹娘从小就教咱们: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偷来偷去进衙门。你要是敢胡来,娘不打你我也得打你。”

 小棉连忙道:“不是,姐,我就是说着玩的。”

 天哪,大姐一向温温柔柔的,没想到发起火来还挺吓人。

 “那我去帮娘砍柴去了。”

 既然不让偷,那就多砍些柴换麦秸吧。

 小棉出了家门往山上去。

 门口的土路,往东延伸百十米就向南拐了,往南大路一直走,远远的能看到一个村庄,听说是临河村。

 从拐弯处再往东直走,就是进山的小路。

 大青山绵延百里,林深叶茂。

 走了没多远,就看到娘亲和哥哥推着满满一车干柴走过来。

 小棉连忙跑过去帮着推。

 “娘,这是谁家的架子车?”

 “是你梨花婶子家的,趁现在有车,咱多砍些硬木,沉,耐烧。”

 三人连砍带拉来回几趟。把树枝树杈堆在院子一脚,让它自然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