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道灭虢

 和狮俞王预料中的不同,打赢与大食的一战,车陀王并没有打算偃兵息鼓,而是暗中集结兵马准备趁狮俞人放松警惕的时候,一决胜负。

 大食王城一战,被车陀人夜袭大营,大食十五万精兵死的只剩三万余。

 得知主帅身陨的消息后,甚至都没有组织起什么像样的抵抗,大食人就选择了向车陀王投降。

 三万精兵,即便如今业已丧失斗志,可谁也不能否认,让这群人聚在一起,对于车陀大军始终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于是,车陀王做了一个决定。

 他让手下找来一个瓦罐,里面浅浅掺杂了小半罐豆子,有红豆有绿豆,红豆的数量恰好是绿豆的四倍,又令大食降兵自佰长以下依次序取豆。

 取到红豆者活,取到绿豆者则反之,并且还要让取红豆者亲手杀取绿豆者。

 听上去很残酷,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若是此战结束后车陀王没有征狮俞国的打算,自然可以徐徐图之,慢慢将这三万余人的降兵打散入军伍中消化。

 可偏偏这群人不仅要跟着车陀大军征讨狮俞,还是攻坚先登的主力军,忠诚便成最大的问题。

 全部坑杀,又过于可惜。

 于是有人给车陀王出了一个馊主意,让活下来的大食人自相残杀。

 手上一旦沾染了袍泽的鲜血,这些人便再也没有回到故土的可能。

 也有人担忧这么做,会不会把已经投降的大食人逼上绝路,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然而车陀王力排众议通过了这一项决策。

 事实证明,车陀王的直觉是正确的。

 已经被吓破了胆的大食人根本不敢反抗车陀王的决定,哪怕手上会沾满同袍的鲜血,但毕竟自己活下来了对吗?

 于是,活下来的人举起车陀人发下来的矛与槊,面目狰狞地仿佛恶鬼,大吼着将兵器刺入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们体内。

 当然也有人不愿意做这种事,代价就是和那些倒霉蛋一起成为车陀人的刀下鬼。

 顺从的人得到赏赐,车陀王赐下来稠厚的肉粥,甚至还许下承诺,只要这些降兵在一次攻城战中不死,就能获得国人的身份,还可以被编入车陀人的军伍。

 就这样胡萝卜加大棒的,活下来的大食人便摇身一变,成了车陀人征伐狮俞人的马前卒。

 甚至那份期盼比车陀老兵还要来得热切。

 说是得胜归朝,实际上大军才进入车陀国境内,便一分为二,一部由车陀王本人来统帅,共计二十万兵马,从良郡借道出其不意攻打上谷城所在的灵桓郡。

 另一部人马则由裴妙德的母舅善难执掌,虽然只有区区五万人马,其中还有一万多降卒,可这部分人的任务就是在边境上配合云岚国的援军,抵挡狮俞人的进攻。

 仰仗金帷关的天险,五万兵马足以抵挡住三十万大军。

 车陀王欲一战而毕其功,自然不许有意外发生,尤其是被狮俞人围魏救赵,抄了自己的老家。

 狮俞人被打个措手不及,接下来无非两种反应,要么是和车陀王所率主力在灵桓郡一决胜负,要么就是仰仗上谷城抵抗,再派出一只奇兵围魏救赵攻打车陀的金帷关。

 毕竟金帷关一破就是万里平原,车陀人要是不想回去发现自家都城都没了,就只有撤军。

 以裴妙德父子对狮俞王的了解,此人懦弱无刚,定会选择避开车陀主力的锋芒,分散兵力攻打金帷关。

 相比于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决一死战,此人更趋向于逼车陀王退兵。

 未虑战先虑亡,在气势上狮俞王已经输了一半。

 而车陀王写信回来,无非只是为了两件事,第一件就是要裴妙德放出消息,大军班师回朝太子欲率文武百官出京郊十里相迎,第二件就是结盟云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