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渐起

 月黑风高,漫长的青石街巷唯有一盏纸湖灯笼毕剥毕剥地跳动着火苗。

 “关门关窗嘞,防偷防盗唷~”

 亥时三刻,夜合人定,唯有城内最大的烟花场时不时还传出几声欢笑,灯火将人影映在墙上,入目皆是醉人的富贵。

 闻着满院的欢声笑语,更夫的步子不由更加紧几分,顺手拉了拉身上的破棉袄子,似乎这样就能遏止数九隆冬凛冽的寒风,还有那发自内心深处由衷的艳羡。

 “他娘的,李三这个狗cào 的龟孙儿,不就是仗着自己有个给巡检做妾的姐姐,在你耶耶面前作威作福,大冷天的把活计都推给你耶老子。”

 周福贵狠狠啐了一口,骂骂咧咧地跺了跺已经有些麻木的双脚。

 莺啼被远远地落在更夫身后,死寂,往往很多时候才是冬夜亘古不变的主题。

 又巡逻过一圈,眼见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周福贵提起手中梆锣,依着一慢两快的频调,轻重缓急地敲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喝道:

 “夜半三更唷,平安无事意!”

 夜半三更,也就是午夜十二时左右。

 意味着周福贵的差事业已应付大半,这个点,就连寻欢作乐的公子哥儿都差不多昏昏地睡去,便是自己个儿偷个懒,跑去喝两盏烫酒也没有人会说什么不是。

 打定主意,周福贵一把擤掉快要落下来的清水鼻涕,搓热手心,屁颠颠就要朝着街尾的小酒馆子走去。

 只是没走两步,周福贵咦的一声惊呼了出来。

 这条他每日都要走上三五遍的老巷,便是闭上招子,要走上几步路他心中都有数,怎的今儿明明走了和往常大差不差的步数,还没走到尽头?

 复又加快脚步,只是走了百八十步,又回到离先前不远的地方。

 周福贵一颗心登时提了起来。

 更夫是个苦差,这是县衙里众所周知的事情,不止是因为钱少事多,更要命的是夜路走多了,多少会遇上些不吉利的事。

 毕竟在贺牛州,妖魔鬼怪可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传说哩!

 干更夫这一行儿的,多也有自己的忌讳。

 比如遇上青楼与菜场须急走,这两处地儿阴气儿重;再比如夜里头犯昏,对着无人的墙角根当即撒尿;值夜时,身上戴银器和前朝的旧铜钱……

 自己偏生倒霉,替李三那狗cào 的第一天代班,就遇上了这起邪门事。

 周福贵哆嗦着从怀里捏出两枚前朝的旧铜钱,颤抖着将它戴在颈上,闭着眼睛寻了一处墙角,就要将那活儿掏出来漏在冬夜的冷气里。

 “邪魔退,退散开……”

 周福贵咬紧牙憋出一泡又热又骚的臭尿,再睁开眼,终于眼前有了变化。

 只是看着面前的景象,周福贵非但没有逃出生天的喜悦,反而打了个寒颤,从头到脚,连血都冻成了冰碴子。

 出现在他眼前的,并不是过去熟悉的街巷,而是一间铺着鸳鸯喜被,到处挂满了花灯剪纸的婚房,床榻遍还端坐着一个盖了喜帕的小娘子。

 玉葱似的手指尖涂着妆油,身段婀娜,脚踩金莲,分明是大户人家出来的闺秀。

 此刻,却款款对他招着手,似要将绕指柔情,融化他六尺钢躯。

 “周郎,还不快些来歇息,时候不早了,休要误了时辰。”

 隔着一张喜帕,周福贵似乎都能想象出对方那张宜笑宜嗔的俏脸,汉子艰难地咽了咽唾沫,随即转身夺门而去。

 天见可怜,他只是好色,又不是傻子,好端端地巡着夜,突然冒出来一间大红屋子,还有个如胶似漆的美娇娘,怎么看都不对劲。

 可怎料周福贵才撞开门,面前却是间同方才一模一样的屋子,盖着红帕的美娇娘倚在床边,只是头上的绣帕悄无声息,被揭开了少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