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炁十重

 山中无日月,一去一春秋。

 “夫性命者人之本,嗜欲者人之利,本存利资莫甚乎衣食,衣食既足莫远乎欢娱,欢娱至精,极乎夫妇之道,合乎男女之情。情所知,莫甚交接。其余官爵功名,实人情之衰也。”

 李晏微微闭阖眼眸,入定内视,随着自己的呼吸,将心神沉入灵台方寸。

 那里,自有一小团雾蒙蒙,似星屑一般璀璨之物若隐若现。

 道徒炼炁,需先宁心静气。

 久而久之,灵台就会聚拢出一团如原始星云般的旋转之物,沉甸甸似铅,这便是真炁。

 真炁,即人体沟通天地之桥梁,其可变虚为实、化腐朽为神奇,有夺天地造化之威能,故又被称作法力。

 《黄庭经言》有曰:“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炁以成真”。

 溯定胎光,这一年来李晏做得最多的便是服食入定,吞吐阴阳二气。

 那日花了三十道功,咬牙从器院道徒手里淘了个二手的小阴阳颠倒阵法,不光是为了屏护洞府,李晏更看重的是它还具有缓慢汇聚阴阳二气的作用。

 夫阴阳二气者,又分三六九等,天地清浊为上,山川灵粹次之,人伦媾和末下。

 小阴阳颠倒阵法汇聚的,就是周遭山川地脉的阴阳二气。

 虽不如天地清气之浑厚,亦不如人伦媾和之迅捷,但胜在中正平和,倒也够李晏筑就道基。

 这一年的苦修下来,李晏灵台处的真炁越发浑厚。

 隐约有些预感突破在即,李晏狠下心拿仅剩不多的道功,去丹院换了丸滋生真炁的玉露丹。

 以服食术送入腹中,打散心中杂念,即刻调动体内翻滚不已的真炁,不断旋转凝练,仿佛有道汞河在他体内汩汩流淌着,发出千军万马的奔腾声。

 轰隆!

 李晏只觉灵台轰动,好似积年顽石炸开一般,就像卸下了一副沉重的盔甲,原本加之身上的束缚一朝皆空。

 似乎有一道光自暗室中升起,令他体态通透,浑身上下每一寸都处于愉悦之中。

 究其源头,此光柱竟是来自灵台,为本相胎息灵光。

 李晏的神魂被胎光笼罩,白皙好似一尊玉像,每一寸都透出莹莹宝光。

 关隘破矣!

 李晏睁开眼眸,忍不住大笑一声以示心中欢喜,一种冯虚御风、羽化登仙的膨胀感油然而生。

 历经三世,苦修一载,自己终究一朝踏入炼炁。

 恨不能以阴神游历山川,览遍天地万象的美景,当然李晏也知这是自己的妄念。

 阴神出窍,这是炼炁六重方有的本事。

 自己如今只是一朝开启道途,不再受二甲子寿命的约束,方才诞生了这般错觉。

 再一看手臂处,原本因为道化而生长出的墨鳞,也已经从身上消失脱落了下来。

 模拟器上面显示的道化值也重新归零。

 平复下喜悦的心境,李晏从蒲团上站起身,这才发现洞府中处处都是尘埃。

 当即皱了皱眉,封锁了鼻窍,随即大袖一挥便是罡风陡然自府中升起,席卷了灰尘送出洞府,登时方寸之地又变得一尘不染。

 突破炼炁境界,李晏终不再是名不副实的新晋道徒,而是巽风观八百炼炁道徒中的一员。

 不仅可以享受正式道徒的种种福利,同时也要完成寮院布置下的各种任务,维护巽风观在这片地界上的威严。

 至于和他同一批那些道童,最慢的才将将完成入定观想。

 差距何其大也!

 走在前往寮院的路上,李晏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此次回去,一定要从经院换一门遁术。

 当初被器院的道兄送来时还不觉得,如今要他靠着双脚一步步走回去经院,李晏方才质疑那时的自己为何偏偏要挑一处这么远的洞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