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游诗人的谜语(十)

    但是这些东西,当时的人是不知道那么细的,这个故事也并不是从当时的后人传出来的,这一点,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

    他一直在游历,所学全部由“无极”心法消化,继而使其进化成更高的境界,但每逢高手,总是点到为止,佯装辛苦,一来给别人留了颜面,再者有利于自己保持低调。武学搞腻了,就去当时的儒学一派当个学徒,结果儒家精华一概闻而不入心,他却利用其学中妙理创造出了一套凌虚剑法,结果成了儒学一派流传下去的最负盛名的剑法,这也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否则儒家一派可要丢不少的脸面,

    游历到了二十岁,这家伙突然就玩腻了,把低调的程度稍微放缓了一些,建立了自己的派别,但不是打打杀杀的武侠门派,而是学派,他坚信只有依仗学说,自己的门派才能有期望一直传承下去,这就是“道”家的由来,五年的历练,天才的头脑,他提出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引来了大批的信众,他无法将自己的心法传承给他人,尝试过但最终发觉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成立门派之后,“道”家受到了多方打压,但从来没有人能够与青犇匹敌,就算那些昔日与青犇不分上下的高手,来了之后,也不过三招立即倒地,江湖各人这才明白这家伙的真实实力有多么强悍,不过一年时间,青犇就成了江湖上无法撼动的武学第一,名号极多,譬如“剑圣”、“大宗师”等等,年纪轻轻的他,在搞定武林之后,继而攻破了百家学说组成的壁垒,不仅跻身进去,还一鸣惊人,瞬间成为当时各国间最负盛名的学派,险些化众为一,取缔所有学说,各信众尊称其为“白老子”。

    然而白老子在三十岁寿辰之后,突然骑着一头青牛,缓缓行出了崇阳关,自此再无下落。这人的失踪是极其突兀的,记载是如此,而当时也是如此,各国千千万万信众齐力找了他两个月,有不少信众找了他一生,都没有见到他的踪影,道家宣布白老子骑青牛出关成仙,也没有人有什么异议,他那样的人物,就算当即死了,也一定会被广立庙宇,被传颂祭拜无数岁月的,而道家失去了白老子后,也出现了不少精英,把道家学说开枝散叶,虽然地位不再是独霸天下,但也是无法撼动的大学派,时至今日,道人广布世界各地,甚至各个世界都有道人的影子,而道家一开始的学说指向就不仅仅是人类社会,而是自然与天地,一代又一代道人将“道”与“理”研透出更多的含义,却逐渐的“无情”化,过于“自然”,风筝或许不是唯一一个发觉“情”理的人,但她着实为“道”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道人间无限的“心网”,使得“道”家能够逐渐跳出自然禁锢,往更高的层次伸展,如此一来,道学更是要亘古流传,亿万年也丧失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