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与刘,本就共天下!

    这样的诛心之言,让长安乃至于天下的气氛都紧张起来。

    洛氏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尤其是双方之间不再那么亲密无间之后。

    这就是双方之间的一颗雷。

    只是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被提起,矛头可谓是直指洛宜。

    这种问题,就是最诛心的阳谋,但凡皇帝正常,都一定会升起戒心,而且不得不做出反应,否则君威何存?

    但是皇帝刘阳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皇帝,他的反应大大出乎天下人的预料,不仅仅无视了这些进言,甚至还特意下旨申斥了这些言论。

    “朕一直都知道,诸位先帝都清楚,从昭圣王为高皇帝加冕那一刻起,天下人心中一直在思考这天下到底是刘氏还是洛氏的。

    朕甚至知道,朕虽然尊位天子,贵为皇帝,天下万事万人,苍天之下,素王上皇之下,至高至圣,本该可以生杀予夺,但实际上,朕不可能杀死昭公。

    天下的百姓不支持,大汉的元从诸勋不支持,天下的士子不支持。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事实就摆在这里了,隐藏起来就像是畏惧一样,天下人的眼睛难道不明亮吗?

    隐藏又有什么用处呢?

    朕知道民间一直有传言,说刘氏和洛氏,共有天下朕在皇位上坐着,朕在天子位上坐着,昭公则在朕的身侧坐着。

    朕第一次听到觉得很是生气,但仔细一想又有哪里不对呢?

    朕在这里说,洛与刘,共天下,就是如此啊。

    现在昭公担任大丞相,朕给予的只有信任,况且朕看大丞相处理那些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官吏,皆是有理有据,没有半点构陷。

    朕唯有坚定的支持大丞相,大汉的社稷才能稳固。

    伱们有些人,嫉恨大丞相,畏惧大丞相,所以想让朕构陷,朕愤怒。

    以后再有挑拨朕与昭公关系的,朕定杀不饶。”

    这封旨意一经传开,就好像对天下人施加了沉默一般。

    虽然民间一直有洛与刘,共天下这种传言,但从皇帝的口中说出来,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

    这是直接摆烂了?

    不想着和洛氏争夺了?

    还有没有一点志气?

    皇帝刘阳的想法却和大部分人不同,就算是共天下又怎么样?

    我刘氏王天下将近两百年,直到如今,皇位稳如泰山,而且天下除了洛氏之外,生杀予夺,皆在掌中,一怒而天下惧,数遍史书,权力这么大的君王,又有几个?

    这天下最大的好处都被我刘氏得了,还有什么不满足?

    秦朝倒是不与洛氏共天下,十几年就完蛋了。

    谁亏谁赚显而易见!

    虽然没人理解刘阳的脑回路,但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他坚定的支持洛宜的改革。

    在这个专制的时代,但凡是皇帝无所顾忌的去做一件事,就没有不成功的。

    洛宜娴熟的处理着吏治,其他能力或许不如那些天纵奇才的人,但是处理吏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

    时间就在这其中缓缓而过。

    ……

    长乐宫中。

    皇帝欣喜的望着递上的奏章,刷新吏治的效果是如此的明显,即便没有经过任何的改革,仅仅是把吏治一刷新,天下的气象都立刻好了起来。

    “大丞相,朕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您治理不过两年,成效就如此的明显,真是让朕难以置信啊,若是您能早日来长安,又何来昔日之祸呢?

    洛宜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他深知自己现在所做的不过就是一个裱糊匠罢了。

    最多只能让这个世道向着更深的深渊滑落慢一点而已,完全是一种强人政治。

    洛宜沉声道:“效果好是因为之前吏治实在是太差了,可以看出天下风气有多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