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荐,周亚夫薨

    刘彻有些没想到周亚夫不推荐自己的姻亲故旧,竟然在这个时候举荐了淮阴侯这个关系不太近的列侯,还有一个无名小卒,这让他很是惊讶。

    周亚夫知道皇帝定然疑惑,慨然叹道:“臣受到先帝的重用,得以担任大将军,前往草原就是想要报答先帝和您的恩德,但是现在只完成了一半。

    臣的亲朋故旧都已经荣华富贵至极了,皇室的恩典比泰山还要高,比东海还要深,没有那个能力却窃据高位,对国家是不利的。

    陛下让臣举荐,臣没有私心,希望能够为陛下举荐英才,若是有朝一日能够击败匈奴,让我大汉的统帅到臣的墓前告知一番即可。”

    刘彻闻言动情道:“卿真是我大汉的肱股之臣啊,朕应当善待您的家族,让他们长长久久的富贵下去,直到大汉的尽头。”

    周亚夫笑道:“臣始终谨记,只要忠诚于陛下,大汉越兴盛,绛侯国就会越兴盛。”

    刘彻闻言赞道:“大将军您说的好啊,懂得这个道理,这大概就是绛侯国富贵的原因了。”

    君臣两人之间又交流了很久,周亚夫将此次草原之上的见闻全部详细的和刘彻讲述了一遍,听的刘彻冷汗涔涔道:“大将军真不愧是先帝信重的大将,如此危险竟然还能略占优势,若不是突然病重,匈奴人定然大败而归啊。”

    周亚夫闻言有些难过,他已经给匈奴人做好了诱敌深入的计策,结果一场意外让一切都反了过来,差点命丧草原。

    ……

    周亚夫得到了大量的赏赐之后,就像刘彻乞骸骨,刘彻免去他的大将军之位,让周亚夫静养,但是周亚夫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明眼人都知道他真的不行了。

    这个时候淮阴侯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进了皇宫之中,见礼之后刘彻开门见山道:“绛侯病重,朕想要任命您为大将军,作为大汉的统帅。”

    淮阴侯闻言一惊,脸上满是疑惑,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任命自己,于是惊疑道:“陛下,臣曾经听闻,人应当做自己擅长的,才能够得到好的结果,臣虽然出身将门,家中有兵法留存,但是却不擅长领兵作战,若是让臣率领一路军马,尚且能为陛下效死,若是担任大将军,臣只担心耽误陛下的大业,还请陛下思虑。”

    刘彻闻言笑道:“卿不必如此,朕不会让您统率大军出征。”

    淮阴侯懂了,正是因为自己不想做大将军,皇帝才让自己先把位置占上,等到有合适的人选再替换,而且淮阴侯府的关系还是硬的,他做大将军的阻碍不会那么多,这算是皇室对淮阴侯府的信任了,于是直接拜倒道:“陛下信重,臣效死。”

    随着周亚夫来到长安的卫青,很快就得知了周亚夫在皇宫之中向皇帝举荐自己的事情,他格杀左贤王的副王,还有那些斩首的功劳都是大功。

    刘彻慷慨的对所有的士卒进行了赏赐,所有的士卒都高呼皇帝圣明,更不要说本就功劳大又加上举荐的卫青,直接进入了禁军之中。

    他还在长安安置了一座小房子,副王的头颅可以说是帮助他一朝翻身。

    这就是如今的大汉,只要有战功就能瞬间翻身做主人,若是再有贵族举荐,成为人上人只是时间问题。

    比如如今的卫青,若是顺利的话,可以逐渐积累军功和资历,再立下和现在这样差不多的功劳,就能够封侯,封了侯之后就可以担任三公九卿这样的gāo • guān ,甚至成为大将军,这个时间短则十年,多就不知道了,毕竟某位知名将军一辈子都没能封侯。

    距离周亚夫回到长安一个月,来自绛侯府的讣告终于向着四方传去,这位在真实历史上不得善终的大将军,在无尽的哀荣之中迎来了自己生命的终点。

    刘彻得到消息,即便早就有心理准备,还是微微叹了口气,道:“辍朝三日作为哀悼,请诸位重臣为大将军商议谥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