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加冠一人薨

    姬昭盘算了一下手中的道具和气运点数量,又看了看家族的情况,还是比较放心的,祖宗保佑才是安全度过三千年最大的神器,其他的只能说是锦上添花,在关键时刻保命。

    随着还政完成,只剩下最后一件天下人比较关注的事情,那就是洛新的去向,作为刚刚卸下摄政大权的臣子,他还会留在长安城之中吗?

    长乐宫有一颗太阳在照耀着整个长安,整个关中,乃至于整个天下,天下人都深深地沐浴在温暖的恩泽之中。

    另外一个太阳若是同样照耀,那么带给天下人的就不是温暖和恩泽,而是杀机和灾难。

    洛新不会这样做。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他愿意主动还政,那就不可能继续留在长安城影响皇帝刘恒的执政。

    事件的谜底很快就揭示了,前摄政大丞相,东阿侯洛新,以大丞相之职,前往洛阳坐镇,节制山东诸侯王、彻侯等等一切军国重事。

    这道旨意使得众人惊疑不止,一千年前素王就是分陕山东,坐镇洛阳,盯着山东的诸侯和蛮夷,但是时移世迁,当年是因为周王朝对山东的统治还不算是很稳固,主要依靠齐国、洛国等等姬姜诸侯来保证统治。

    但是现在山东诸侯王经过连续的拆解裂国,再加上那些安插在诸国之中的彻侯,纵然是作乱,也造成不了什么影响。

    为什么还要给洛新这么大的权力呢?

    这些人大概万万想不到,之所以会如此,只是刘恒单纯的想要效仿素王康王旧事而已。

    摄政天下的权力说放就放,难道现在还会对区区节制山东的权力而动心吗?

    这是非常简单的逻辑链条,只是那些人不愿意相信罢了。

    洛新离开长安的那一天,从皇城到城门之外十里,全部是密密麻麻的人,即便是那些在洛新手下生活的战战兢兢地贵族,也在这一刻前来送他。

    虽然心中恐怕已经忍不住大笑出声。

    刘恒自然是亲自前来送洛新,他和洛新一路述说别离之情,然后陡然想起了一个问题,迟疑道:“姑父,日后您若是面见素王,是想要葬于素王之侧呢?还是如同英侯及安阳侯等人,葬回昭城呢?”

    洛新没想到刘恒会问到这个问题,沉吟一下道:“昭城恐怕是回不去了,我的大兄昭公是最有资格陪葬素王的,但他是洛国覆亡之后的第一任家主,他的灵柩定然要葬在昭城。

    我的身份有些特殊,虽然家族不慕名利,但我毕竟担当十数年摄政,葬回昭城之后,不好安排,便葬在素王身侧吧。”

    从汉廷定都关中开始,素王陵就一直在修缮,周围留出了大片空旷的土地,本来就是想要作为陪葬地的。

    刘恒沉重的点点头道:“姑父,朕明白了。

    唉,朕宁愿以永不见您的代价,让您永远安康的待在洛阳,也不愿意见到您和朕生死相隔。

    朕才刚刚加冠,您却老了,朕还不能在您的身边尽孝,这是朕一生的一大憾事。”

    洛新登上马车,最后说道:“陛下,您治理好这锦绣山河,使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对高皇后、对孝惠皇帝、对臣最大的孝心了。

    臣这便走了。

    陛下还请回吧。”

    说完踏上马车,握住刘乐的手,轻声道:“阿乐,以后就剩我们了。”

    刘乐正要说些什么,马车外面陡然响起一道震耳欲聋的声音,听着有点像是刘恒,“恭送大丞相!”

    紧接着就是无数道声音齐声响起,宛如雷霆直接击打在地上,震得有人甚至直接摔下马来。

    万千人呼,万千人齐作,“恭送大丞相!”

    洛新的马车晃晃悠悠的穿过古函谷关,穿过鸟难落下的崤山通道,这是邦周先民曾经踏过的路,就是从这里,创造了如今的诸夏世界。

    刘乐望着身后不断退去的风景,长安虽然不是她的家,但毕竟生活了大半生,突然离开,自然不舍,“良人,我们还会有回到长安的那一天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