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长安城是洛亦所监制而成,这座庞大的宫殿群同样是由洛亦所修建,秉持着非壮丽无以示皇威的想法,洛亦留出了很多的空白。

    随着这些年渐渐恢复,再加上出于削弱山东豪强的心思,经常性的要这些人出钱出力修建宫殿。

    算是一种和陵邑制度相配合的收割豪强的制度。

    不过吕雉崩逝之后,刘盈就停下了这些宫殿的修建维护,因为他认为这终究是在空耗国力,即便是豪强之力,只要引导到正确的地方,也能为大汉建功。

    洛新对这种想法不置可否,没有什么政策永远是对的,总是需要试试。

    当年刘邦活着的时候,洛亦是皇宫的常客,但是随着吕雉摄政,经常出入这里的外臣就只剩下了洛新。

    尤其是在刘盈成亲之前,长乐宫和未央宫他都是随意出入的。

    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

    洛新对这里比皇帝刘恒和太后张嫣还要熟悉。

    一队队宫娥和宦者静悄悄来去,随着长安皇宫建成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座皇宫也有些渐渐沾染了浊气,

    尤其是这座皇宫的主人,是个小孩子,大汉帝国真正的主人,那位摄政大丞相,不可能住在后宫之中,于是很多的阴诡就在暗中滋生。

    未央宫。

    这里曾经在吕太后时代是天下政治的中心,但是现在的张嫣当然没有这样的威势,在长乐宫办公的洛新才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人。

    不过由于皇帝不住在长乐宫,而是住在未央宫,所以和长乐宫的清冷寂寥相比,未央宫却是一片盛景。

    即便汉廷皇宫上下厉行节俭,但是在信奉以孝治天下的大汉,再如何节俭,也不至于让太后过的寒酸。

    所以太后的寝宫之中总是彩烛映照,殿阁之中的光线极亮,完全没有寻常宫殿之中的沉暗之感。

    宫人们在殿中宛如蝴蝶在花间穿行般,频繁的出入,但却没有发出丝毫的声音,单薄的衣服虽然宽大,但却只微微摆动,即便迎面走过,袖展之间,竟然连丝毫的微风也不曾感受到。

    张嫣在宫人的侍候下对镜梳妆,望着镜中娇美的容颜,微微叹息,她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却每日困守皇宫。

    婢子见状便轻声说道:“太后,昨日侯府送信进来,说是不急,让婢子今晨转交给您。”

    君侯自然就是留侯张不疑,虽然张嫣没拿到摄政的大权,张氏也没像吕氏那样权势熏天。

    但作为如今皇帝的外家,张氏的地位依旧不一般,成为了开国功臣之中,洛氏系之外的勋贵之首。

    毕竟现在天下的局势很明朗,大丞相权势煊赫,但年纪毕竟摆在那里,洛新的孩子还小,不可能接任丞相之位。

    剩下的洛氏子都在昭城之中,包括英侯的子嗣,基本上没有来过长安,还不知道会不会入仕。

    宫中的陛下虽然还小,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以现在来看,陛下是个和孝惠皇帝一样的仁君。

    那等大丞相薨逝,张氏不照样掌握大权嘛。

    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就连洛新也觉得这个思路没问题,但是根据历史经验,通常这么想的最后都会翻车。

    张氏昔年就是韩国的顶级贵族,单论身份,比当年只是齐国公族分支的吕氏还要尊贵,在如今的大汉朝,算是仅次于洛氏的。

    但除了洛氏之外,家族底蕴和血脉从来就没有关系,这世上不知道有多少邦周贵族后裔,真正的底蕴从来都是知识、家风、藏书等等,而张氏的这些东西都被摧毁了。

    除了能拿出来作为炫耀的五世相韩之外,张氏和其他的彻侯家族,没有什么不同。

    有宫人静悄悄传话进来,“太后,大丞相已经到了长乐宫,派了人过来接陛下过去授课。”

    张嫣便道:“把兄长的信件送来,把恒儿送到大丞相处,不要耽搁了恒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