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正统之争

    我们也有大一统的思想,比法家这套高明不知道多少,你再不听,你就是独夫,伱就是暴君。

    秦皇宫,大殿之上。

    儒家当代领袖之一,孟成正向始皇帝进言,他是孟子的子孙。

    在洛国公室的大力宣扬之下,习《孟子》的儒家子弟极多,完全不亚于《洛宫春秋》和《诗》,还有一部分在习《荀子》,然后学着学着很多人就变成法家了。

    “陛下,您是万乘之主,行事难道不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吗?

    秦字不便,洛字经过洛氏不断修改,极易使用,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若是以洛字为官字,无数的学子就能成为您的吏员,这对您的天下,难道不是最有利的吗?”

    这话的潜台词就是,我们之前学习的时候都是洛字,现在你让我们用秦字,那我们好多经典都要重新抄录。

    有好的不用,却用差的,这不对。

    始皇帝面无表情,大殿之中群臣噤声,等到孟成停下,始皇帝才缓缓开口道:“昔年素王夏君夷民,使蛮夷用夏俗,习周礼。

    朕一统天下,却用洛字,不知道是秦亡洛,还是洛亡秦呢?”

    这话一出,大殿之中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度,变得阴寒刺骨起来。

    这就是秦国一统天下之后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洛国的影响力无处不在,不仅仅是山东士人,就连黔首庶民,也要祭拜素王。

    这让始皇帝实在是太难受了,礼法上,天是只能由天子祭拜的,这是千年以来所有人的常识,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过素王只能由天子祭拜。

    虽然大型祭祀,昊天素王都是一起的,但是庶民单独在家里拜素王,邦周不仅不禁止,反而在洛氏的暗中推动下,听而任之。

    始皇帝当然清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素王的地位再往高提,彻底成为至高神。

    然后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祭祀,慢慢的就能削弱素王在底层的影响力。

    但素王他不是三皇五帝那些传说中的人物,他距离现在不过一千年,他所有的事迹都有详细的记录。

    宣传这么一个几乎无所不能的圣人,对秦国半点好处都没有,对皇帝的权威打击也是极大!

    我感觉我遗漏了一点,主角东征的时候是全90,但是后期他还会涨,100之下他是没有瓶颈的。

    (本章完)